[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数字动态心电记录仪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2886.0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9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叶树明;周乐川;李顶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树明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数字 动态 记录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数字动态心电记录仪,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病症之一,由于未能及时发现病变进行早期抢救,许多心脏病患者往往极易死亡。心电信号检测是发现心脏病的最直接手段,然而,心血管疾病发病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与突发性,一些异常的心电信息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才出现,因此,有必要对被监测者在正常生活状态下的心电信号进行长时间记录与分析。
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医学中使用比较多的是动态心电记录仪(Holter),Holter能够长时间记录心电信号并保存在记录器上,并且可以将信号进行回放和分析,便携式Holter能随身携带,记录病人日常生活时的心电信号,具有重要的医学应用价值。目前市场上的便携式动态心电记录仪正向小型化、数字化发展,但难以同时满足功耗低、体积小和性能高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功耗、体积小、高性能的便携式数字动态心动记录仪。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便携式数字动态心电记录仪包括导联电极、心电信号调理电路、加速度传感器、单片机、液晶显示屏、按键、记忆卡和电源模块,所述导联电极与所述心电信号调理电路连接,所述心电信号调理电路、加速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屏、按键、记忆卡分别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心电信号调理电路、加速度传感器、单片机、液晶显示屏、按键、记忆卡分别与电源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心电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一前置放大器、第一滤波放大电路、第二前置放大器、第二滤波放大电路、第三前置放大器、第三滤波放大电路、右腿驱动电路和参考电压电路,所述第一前置放大器与第一滤波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前置放大器与第二滤波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第三前置放大器与第三滤波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前置放大器、第二前置放大器、第三前置放大器和参考电压电路分别与所述右腿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放大电路、第二滤波放大电路、第三滤波放大电路和右腿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参考电压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为数字加速计芯片。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单片机为低功耗模数混合型微处理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数字化、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采用小号电池,在实现多通道心电信号采集、加速度信息采集、LCD显示、按键交互等多种功能的同时,实现仪器的小型化。
2.低功耗,记录仪使用一节市售7号1.5V碱性电池可持续记录48小时以上。
3.本发明可记录加速度信息,有利于计算机分析时排除由于病人运动而引起的心电信号危机,提高医生后期回放分析数据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数字心电记录仪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电源模块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心电信号调理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数字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数字心电记录仪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便携式数字心电记录仪的结构示意框图。该记录仪主要由导联电极、心电信号调理电路、电源模块、单片机、加速度传感器、记忆卡、按键和液晶显示屏构成。电源模块为记录仪供电,导联电极连接人体和心电信号调理电路,把体表心电信号传导到心电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入端,心电信号调理电路对三通道心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后,输出到单片机的A/D转换模块输入端,心电信号调理电路的右腿驱动输出通过导联电极接回到人体,单片机对采集到的心电数据和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进行缓冲存储,当缓冲数据达到一定量时,单片机以突发形式把数据写入记忆卡,单片机可通过液晶显示屏显示实时心电信号波形,用户通过按键与单片机进行交互操作,实现记录的开始/停止,开启/关闭显示波形等功能。
其中,导联电极可采用市售的动态心电导联,在本实施例中,采用7电极式动态心电导联线,7个电极包括第一差分通道CH1+、CH1-,第二差分通道CH2+、CH2-,第三差分通道CH3+、CH3-,右腿驱动电极R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树明,未经叶树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28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弹性成像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执行环境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