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氧化三锰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2887.5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3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士超;吕燕飞;季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7/27 | 分类号: | C03C17/27;C01G4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四氧化三锰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四水合二氯化锰晶体溶于乙二醇溶剂配成二氯化锰溶液,二氯化锰溶液的浓度为0.05~0.5mol/L;
步骤(2)将乙二胺液体溶于乙醇配成乙二胺溶液,乙二胺溶液中含乙二胺1~5%;
步骤(3)将乙二胺溶液加入到二氯化锰溶液中至PH值为6.5~7.5,形成混合溶液;
步骤(4)将混合溶液在20~60℃条件下保温10~20小时形成溶胶;
步骤(5)将溶胶采用提拉法涂覆到玻璃上,在30~60℃干燥0.5~5小时,形成凝胶膜;
步骤(6)将玻璃上的凝胶膜加热,在400~500℃条件下热处理30~60分钟,形成四氧化三锰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28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