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烤肉炉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3000.4 | 申请日: | 200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4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施军达;张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军达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42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烤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制作装置,尤其涉及烤制肉串制品的一种烤肉炉。
背景技术
烤肉活动是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一般采用燃烧木炭的烤炉进行肉串烧烤,此种方 式存在的缺点是:一、木炭由大量的木材烧制,因此,造成大量木材资源的浪费;二、 用木炭烧烤时所产生的碳、硫、氮、磷等氧化物及黑烟灰会造成肉串卫生状况差,而且 木炭燃烧时产生的大量黑烟及有害气体,对人体也有害,同时也连成烧烤食用区里的空 气污染;三、用木炭燃烧的烤制法,热效率特别低。后来人们发明了烤肉炉,但是现有 的烤肉炉的烤肉串方法是肉制品放置在网架上,而热源在肉制品的下面,肉类食品其一 大特性就是其中必然包含一定的油份,而当使用传统的该烤肉炉烘烤肉类食品的时候, 该肉类食品中所含有的油份必然由于加热的作用,且借由地球引力的作用,向下滴溅, 流落到热源上被汽化,形成大量的烟雾,其中有的气体对人体有害,同时有污染环境, 从而发生污染电烤炉的情况,并且不利于居室中使用。另外由于现有的烤肉炉的手柄一 般都是装在前部,这样在取食物时,加热的油、热气喷出发生烫手或扑向人体面部,而 且烤肉炉不仅结构复杂,而且体积较大,制造成本增加,不方便进行移动,操作也不方 便,并且也不能根据个人口味实时地进行制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烘烤均匀,清洗方 便,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便捷,防止在使用中加热的油、热气喷出发生烫手或扑向 人体面部的烤肉炉。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烤肉炉,包括相互铰接对合设 置的上体和下体,其特征是:所述的上体由上盖、上发热管以及上发热盘所组成,上发 热管安装在上发热盘的背面,所述的下体由下发热盘、下发热管以及底座所组成,下发 热管安装在下发热盘的背面,所述的上发热盘的对合面上制有第一烤制面,上发热管将 热能传导至上发热盘的第一烤制面,所述的下发热盘的对合面上制有第二烤制面,下发 热管将热能传导至下发热盘的第二烤制面,所述的第一烤制面上制有至少一个第一凹 槽,所述的第二烤制面上制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且在上发热盘和下发热盘对合后每个 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相互一一对应且两者之间形成供烤制食物用的密闭空间,所述的 上盖的侧部配装有手柄侧盖,在手柄侧盖上配装有手柄,所述的上体内还配装有温控器, 所述的底座上配装有外部电源相连接的电源线,所述的上发热管和下发热管经导线均与 温控器相连接,温控器与电源线相连接。
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在上述的一种烤肉炉中,所述的上盖的侧部开设有缺口,上述的手柄侧盖嵌装在缺 口处,所述的手柄通过插销铰接安装在手柄侧盖的下部,且手柄能够横向翻动,翻动角 为90°。这里将手柄设置在侧部而不是前部,是为了防止在打开上体取食物时,由于加 热的油、烫气喷出发生烫手。
在上述的一种烤肉炉中,所述的上发热盘的背面制有第一安装槽,上发热管嵌装在 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的下发热盘的背面制有第二安装槽,下发热管嵌装在第二安装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烤肉炉中,所述的第一安装槽由布设在上发热盘的背面构成向上凸起 环状所形成,所述的上发热管环绕嵌装在第一安装槽内且上发热管的整体位于每个第一 凹槽背面的中部位置,所述的第二安装槽由布设在盘体的背面构成向上凸起环状所形 成,所述的下发热管环绕嵌装在第二安装槽内且下发热管的整体位于第二凹槽背面的中 部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烤肉炉中,所述的上发热管与上盖之间还配装有上云母片,所述的下 发热管与下盖之间还配装有下云母片。
在上述的一种烤肉炉中,所述的上体内还配装有氖灯组合装置,该氖灯组合装置经 导线与电源线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烤肉炉中,所述的底座的下部配装有支撑脚,在相应的支撑脚的底部 配装有脚垫。
在上述的一种烤肉炉中,所述的底座的底部配装有能够滑动的漏油盒,所述的上盖 的顶部上配装有灯罩。
在上述的一种烤肉炉中,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数量为2~6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军达,未经施军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3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用户终端
- 下一篇:电压源型滤波换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