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干袋式转炉煤气负能净化回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3124.2 | 申请日: | 200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1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郑岩;谈庆;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东方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F27D17/00;F23G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2141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干袋式 转炉 煤气 净化 回收 工艺 | ||
1.一种全干袋式转炉煤气负能净化除尘工艺,所述工艺步骤如下:
第一步:煤气捕集:转炉(1)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炉内原始煤气通过设置在炉口上方的活动烟罩口(2)捕集;
第二步:高温段煤气降温及余热回收:活动烟罩口(2)捕集的1450-1650℃的煤气进入与活动烟罩口(2)连接的汽化冷却烟道(3)后,通过汽化水流过的间壁换热降温至900-1000℃,同时回收产生的饱和蒸汽,在汽化冷却烟道
(3)的中间段设置一个烟道用可燃气体抑爆装置(16)以降低前烧期和后烧期煤气的含氧量;
第三步:中低温段煤气降温及粗除尘:在汽化冷却烟道(3)出口处设置一台管束式换热器(4),将含尘煤气温度从900~1000℃进一步降至200℃以下,回收由此产生的饱和蒸汽,同时沉降含尘煤气中的大颗粒粉尘;
第四步:煤气净化:在管束式换热器(4)的出口处,通过碳钢煤气管道输送含尘煤气到采用耐高温防静电滤料的煤气袋式除尘器(6)里进行除尘,直至除尘后的煤气含尘浓度小于等于30mg/Nm3,另外在碳钢煤气管道上设置一台用以消灭烟气中残存的火星并确保煤气输送和除尘过程安全的火花熄灭器(18);
第五步:煤气回收和放散:在煤气袋式除尘器(6)后设置煤气引风机站(7),经净化后的煤气通过煤气引风机站(7)后的切换站(8)切换,一氧化碳浓度大于等于30%时的煤气进入到低温煤气换热器(10)通过外部净水自然循环的间壁交换将煤气温度从150~200℃降至60℃以内,最后进入煤气柜(11),而当一氧化碳浓度小于30%时的煤气切换至放散烟囱(12)进行点火燃烧;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式换热器采用的是无泄漏抗交变热应力换热器,换热管加工成Z字形,换热管与上集合管、下集合管焊接,上、下集合管皆是活动的,且置于烟道外部,换热管束与箱体的连接通过活动密封结构完成,在活动密封结构中,固定环与箱体焊接,活动环与固定环用螺栓固定,固定环与活动环之间有石墨填料、压紧板、压紧弹簧,固定环与活动环紧固的同时将压紧弹簧压紧,通过压紧板将石墨填料与换热管压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干袋式转炉煤气负能净化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管束式换热器(4)进口和汽化冷却烟道(3)出口之间设置一台耐高温非金属补偿器(5),用来消除汽化冷却烟道(3)和管束式换热器(4)热胀冷缩产生的轴向和径向位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干袋式转炉煤气负能净化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放散烟囱(12)的点火出口处安装放一个放散点火余热回收装置(13),放散点火余热回收装置(13)采用管束式换热器,管束式换热器安装在放散烟囱(12)下部,将转炉放散的不合格煤气点火燃烧后产生的余热蒸汽,加以回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干袋式转炉煤气负能净化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煤气袋式除尘器(6)和煤气引风机站(7)之间的管路上设置一台调节阀门(19),该调节阀门(19)与设置在汽化冷却烟道(3)上的微差压计(20)联锁,通过调节阀门(19)开启角度的大小,控制风机的风量,从而确保炉口微差压控制在-20-20Pa范围以内。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全干袋式转炉煤气负能净化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冷却烟道(3)、管束式换热器(4)及放散点火余热回收装置(13)在煤气降温时产生的饱和蒸汽,通过在汽包(14)出口处设置的蓄热器(15)进行稳压输出。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全干袋式转炉煤气负能净化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式换热器(4)和煤气袋式除尘器(6)下方放置全密封、耐高温的卸灰装置(17)进行卸灰操作,卸灰装置(17)上配置有防止粉尘自燃的充氮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东方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东方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31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处理炉
- 下一篇:一种碳酸钙结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