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聚电解质-碳纳米管纳米复合物渗透汽化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3259.9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5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安全福;刘涛;赵强;钱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00 | 分类号: | B01D71/00;B01D69/12;B01D6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电解质 纳米 复合物 渗透 汽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电解质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膜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聚电解质-碳纳米管纳米复合物渗透汽化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机纳米材料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可以提高高分子材料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力学强度。无机纳米-高分子复合膜是膜分离领域研究的新方向。在众多高分子纳米杂化材料中,对于碳纳米管作为高分子纳米填料的研究经久不衰。由于碳纳米管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潜在的应用前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碳纳米管在高性能材料、能源利用、催化学等许多方面的应用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碳纳米管与高分子材料进行复合,改善膜分离性能的,是膜分离领域研究的新方向。
渗透汽化(Pervaporation,简称PV)由Kober于1917年提出的,是一种重要的膜分离过程。PV是一种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致密膜内溶解、扩散性能的不同而使之分离的膜过程。PV于90年代开始实现工业化。与传统的精馏、吸附、萃取等分离工艺相比,它具有分离效率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等优点。PV在近沸点混合物、共沸物和温度敏感性高的混合体系的分离中更显示其独特的优势。
有机物脱水普遍存在于化工领域中,如乙醇脱水、异丙醇脱水和丁醇脱水等体系。许多水溶或亲水性高分子被用于有机物脱水的PV膜研究,如PVA1、P4VP和PAM等。通过改性的方法使PVAL带有荷电性,然后共混,提高了PVAL膜的性能。
聚电解质(天然或合成)是一类含有可离解结构单元的亲水或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其种类繁多且广泛用于有机物脱水。由于单一的聚电解质水溶性好,膜的稳定性差;通过交联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膜的稳定性,但膜渗透性能降低。据国内外文献报道,用于有机物脱水的正-负聚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有三种:(1)自组装方法,即相反电荷的两种聚电解质通过层层自组装(LbL)法制备的层层自组装膜;(2)共混法,即在酸性条件下,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两种弱聚电解质的共混膜;(3)两次层层涂刮法,其制备工艺是,先在支撑底膜上刮上一种聚电解质铸膜液,待其微干后在其表面刮涂上第二种带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铸膜液,或将其浸入第二种聚电解质溶液中。在双层复合物膜的界面处,由正、负离子的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交联结构,从而提高了双层复合物膜的分离性能,也改善其机械力学性能。聚电解质络合物通过大分子阴离子和阳离子库仑力作用产生了一定的物理交联,不易发生小分子反离子流失现象,因此分离性能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性能聚电解质-碳纳米管纳米复合物渗透汽化膜的制备方法。。
聚电解质-碳纳米管纳米复合物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0.8~20质量份的阳离子聚电解质在50~80℃下真空干燥6~10h,阳离子聚电解质为:壳聚糖、聚烯丙基胺、聚二甲基烯丙基铵、聚乙烯亚胺、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聚乙烯基吡啶烷基卤化铵或阳离子纤维素;
2)取0.4~10质量份上述干燥后的阳离子聚电解质溶解于200~10000质量份水中,加入0.08~2.5质量份盐酸;
3)将1~25质量份阴离子聚电解质在50~80℃下真空干燥6~10h,阴离子聚电解质为: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海藻酸钠、聚甲基丙烯酸钠、聚磷酸钠;
4)取0.5~10质量份上述干燥后的阴离子聚电解质溶于100~12500质量份水中,加入0.08~2.5质量份盐酸;
5)将0.04~2.5质量份碳纳米管超声下分散于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中;将包含有碳纳米管的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滴加入阴离子聚电解质溶液中,得到聚电解质-碳纳米管纳米复合物;
6)将聚电解质-碳纳米管纳米复合物用无水乙醇洗涤后,在60~80℃下干燥6~10h;
7)将0.4~5质量份聚电解质-碳纳米管纳米复合物和0.06~1质量份的氢氧化钠加入到20~250质量份水中,溶解后得到铸膜液,将该铸膜液经过滤除杂,静置脱泡后均匀涂刮于聚丙烯腈微孔底膜上,得到皮层为聚电解质-碳纳米管纳米复合物的分离膜。
所述的聚电解质-碳纳米管纳米复合物中的阳离子聚电解质的含量为10~30%。所述的聚电解质-碳纳米管纳米复合物中的碳纳米管的含量为0.1~15%。所述的聚乙烯基吡啶烷基卤化铵的烷基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中,卤素为溴或氯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电解质-碳纳米管纳米复合物中的阳离子聚电解质的含量为10~50%,碳纳米管的含量0.1~10%;碳纳米管的粒径大小在10~100之间,所述的聚乙烯基吡啶烷基卤化铵的烷基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卤素为溴或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32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聚醚砜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N-甲基吡咯烷酮的纯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