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呼叫拦截与模拟HLR方式来实现来电免打扰的方法和来电免打扰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3307.4 | 申请日: | 200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2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薛家颐;季立明;何江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6 | 分类号: | H04W4/16;H04W8/18;H04W24/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呼叫 拦截 模拟 hlr 方式 实现 来电 打扰 方法 平台 | ||
1.一种通过呼转拦截与模拟HLR方式来实现来电免打扰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它在处理移动呼叫类业务的处理过程中嵌入来电免打扰平台的处理,所述方法 通过设置被叫用户号码的无条件呼转目的地为来电免打扰平台的路由地址,在此 用户做被叫时,呼叫呼转到来电免打扰平台,来电免打扰平台模拟一个HLR获 取被叫用户的呼叫接续路由信息完成主被叫的呼叫汇接,包含下列步骤:
1)、呼叫发起,始发MSC/SSP获取被叫号码的呼叫路由信息,通过无条件 呼转将呼叫转到所述来电免打扰平台;
2)、来电免打扰平台对呼入的IAM消息进行分析,从原始被叫中获取被叫 号码,从主叫号码中获取发起呼叫的主叫号码;
3)、来电免打扰平台执行业务逻辑,根据被叫号码在来电免打扰平台的设置 数据,判断是否允许主叫正常呼叫被叫用户,如果允许转5)步,如不允许则继 续4)步;
4)、来电免打扰平台判断被叫用户状态是否为允许主叫用户在非急误扰情况 下接通被叫用户,如果不允许则在播放相关结束放音后结束流程;否则播放让用 户选择是否接续的提示音并等待用户按键信息,如果用户按键不接通或不按键则 结束流程,用户选择要求接通,则继续5)步;
5)、来电免打扰平台获取被叫号码当前漫游VLR地址,以HLR的方式向此 VLR获取被叫呼叫路由接续号码;
6)、来电免打扰平台发起IAM请求,主叫号码字段填写主叫号码,被叫号 码字段填写获取到的被叫呼叫路由接续号码,并接通呼入与呼出的话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呼转拦截与模拟HLR方式来实现来电免打 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来电免打扰平台通过MAP移动应用协议获取用户当前的 登记的VLR,模拟HLR的方式发起MAP移动应用协议要求这个登记的VLR提 供被叫用户的呼叫路由接续号码。
3.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来电免打扰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模 块:
1)、业务控制与处理模块,所述业务控制与处理模块控制所述平台的业务逻 辑的运行,动态保存来电免打扰用户的业务数据;接收并处理开销户模块的开户、 销户请求;接收并处理呼叫汇接模块的用户鉴权请求,指示完成后续处理;指示 呼叫汇接模块给主叫用户播放相关提示音及控制收号,指示呼叫汇接模块完成发 起新呼叫的呼出操作,汇接和管理呼入与呼出两个关联呼叫话路;发起指示业务 信令模块获取用户被叫的呼叫路由接续号码的请求并接收其响应;
2)、业务信令模块,所述业务信令模块接受业务控制与处理模块的指示,完 成MAP移动应用协议,获取用户当前的登记VLR地址,模拟HLR的方式向此 登记VLR请求提供用户被叫时的呼叫路由接续号码;
3)、呼叫汇接模块,所述呼叫汇接模块接受业务控制与处理模块的指示,接 收由来电免打扰平台的媒体信令模块送入的呼入请求,完成放音逻辑,实现收号 控制;根据业务控制与处理模块的指示完成发起新呼叫的呼出操作,汇接和管理 呼入与呼出两个关联呼叫话路;完成ISUP协议定义流程;
4)、数据库服务模块,数据库服务模块负责在数据库中管理用户数据以及和 业务控制与处理模块交互;
5)、媒体信令模块,媒体信令模块负责七号信令的接入与处理,与STP信令 转接点之间建立MAP移动应用协议信令连接功能,与TMSC汇接局建立直达电 路;
6)、操作维护模块,操作维护模块完成设备的操作维护功能;
7)、开销户模块,所述开销户模块连接运营商的支撑系统,负责开销户的请 求及转给业务控制与处理模块;
8)、应用接口模块,所述应用接口模块连接运营商的短信网关,将业务控制 与处理模块的短信发送请求转发于短信网关;
以上模块通过所述平台内部TCP/IP网络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33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