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降低焦化装置循环比的重蜡油溶剂脱沥青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3590.0 | 申请日: | 200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1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雷泽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泽永 |
主分类号: | C10G53/00 | 分类号: | C10G5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207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降低 焦化 装置 循环 蜡油 溶剂 沥青 工艺 | ||
1.一种用于降低焦化装置循环比的重蜡油溶剂脱沥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 步骤:
将焦化装置的焦化重蜡油增压后与溶剂混合,进入抽提器(10),在抽提器(10)内经 溶剂抽提后,焦化重蜡油分成两相:即从抽提器(10)的顶部排出的含有脱沥青油、胶质 和溶剂的一段抽提液和从抽提器(10)下部排出的含有脱油沥青和溶剂的一段抽余液;
其中,所述的一段抽提液进入换热器与溶剂换热后进入胶质沉降器(12),在胶质沉 降器(12)内,一段抽提液被分离成含有脱沥青油和溶剂的较轻的二段抽提液和较重的含 溶剂胶质;
其中,所述的二段抽提液从胶质沉降器(12)的顶部管线(13)排出去,经泵(14)增压后 送去焦化装置加热炉的第三对流室(16)进行加热,加热后再返回溶剂脱沥青装置,然后 再送入产品溶剂分离系统(21)进行脱沥青油和溶剂的分离,分离后的脱沥青油作为产品 进入出装置系统(23);溶剂进入溶剂回收系统(22);
所述的含溶剂胶质从胶质沉降器(12)底部排出,经管线(17)送去焦化装置加热炉的 第二对流室(18)进行加热,加热后再返回溶剂脱沥青装置,经管线(2)进入产品溶剂分离 系统(27)进行胶质和溶剂的分离,分离后的胶质作为产品进入出装置系统(28);溶剂进 入溶剂回收系统(22);
所述的一段抽余液送去焦化装置的加热炉的第一对流室(19)进行加热,加热后再返 回溶剂脱沥青装置,经管线(3)送入产品、溶剂分离系统(29)进行脱油沥青和溶剂的分离, 分离后的脱油沥青作为产品进入出装置系统(31);溶剂进入溶剂回收系统(22)。
2.一种用于降低焦化装置循环比的重蜡油溶剂脱沥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 步骤:
从焦化装置来的焦化重蜡油增压后与溶剂混合进入抽提器(10),在抽提器(10)内焦 化重蜡油经溶剂抽提后分成两相:即从抽提器(10)顶部管线(9)排出的含有脱沥青油和溶 剂的抽提液以及从抽提器(10)下部排出的含溶剂脱油沥青;
其中,所述的抽提液与溶剂换热后,进入增压泵(14)增压后经管线(15)送去焦化装 置加热炉的第五对流室进行加热,加热后再返回溶剂脱沥青装置送入产品、溶剂分离系 统(21)进行脱沥青油和溶剂的分离:脱沥青油作为产品进入出装置系统(23);溶剂进入 溶剂回收系统(22);
所述的含溶剂脱油沥青送去焦化装置加热炉的第五对流室进行加热,加热后再返回 溶剂脱沥青装置,再送入产品溶剂分离系统(29)进行脱油沥青和溶剂的分离,脱油沥青 作为产品进入出装置系统(31);溶剂进入溶剂回收系统(2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降低焦化装置循环比的重蜡油溶剂脱沥青工艺,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提器、产品溶剂分离系统均设置在焦化装置的塔器之间的空地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降低焦化装置循环比的重蜡油溶剂脱沥青工艺, 其特征在于工艺中所使用的外部辅助供给系统设施共用所述焦化装置或催化装置原有 的外部辅助供给系统,所述的外部辅助供给系统设施包括油系统、蒸汽系统、电力系统、 水系统、风系统以及厂房,操作室和控制仪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降低焦化装置循环比的重蜡油溶剂脱沥青工艺,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系统包括原料、产品进出、污油和瓦斯的排放,所述的蒸汽系统包括 系统蒸汽管网和装置内部蒸汽管网,所述的电力系统包括变电所、变压器和装置内外电 网,所述的水系统包括循环水管网、净化水管网、污水排放管网,所述的风系统包括仪 表风和工业用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泽永,未经雷泽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35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