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纹管截止阀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3934.8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1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程兴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6 | 分类号: | F16K1/06;F16K1/32;F16K1/50;F16K41/02;F16K41/04;F16K4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纹管 截止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纹管截止阀,主要用于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流体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波纹管密封结构的阀门已经广泛应用在化学、制药、石油等工业中,比较有效地解决了原先这些领域使用的未采用波纹管密封结构的阀门易发生漏水、漏气等问题,如申请号为03142027.3、名称为波纹管阀门的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03266348.X、名称为波纹管截止阀的中国发明专利。
由于阀门流道内的每个元件都可以成为产生阻力的元件系统,而现有阀门流道设计基本未考虑到流体介质在阀门流道中流动的状况,只是按照现有标准规定的口径和长度等要求进行设计,设计出来的阀门对流体的流量系数不作考虑,流道的截面处处为圆形,这样流道内流体的流速、流向、流线阻力等达不到非常理想的效果。同时,现有的波纹管阀门都设计成两道密封,一道波纹管密封,一道填料密封,但填料密封是不能做到完全无泄漏的,一旦在使用过程中波纹管失效,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流体介质仍旧有可能泄漏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流体在流道内流动时其流速、流向、流线阻力均得到了非常大的优化的波纹管截止阀。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波纹管截止阀,包括阀体、阀盖、波纹管、填料函、填料、下阀杆、上阀杆、防转块、手轮和阀瓣;阀盖用螺栓与阀体固定连接;下阀杆一端与阀瓣连接,另一端与防转块连接;上阀杆一端与防转块连接,另一端与手轮固定连接;波纹管和填料函套装在下阀杆上,波纹管的一端固定在填料函上,在填料函和下阀杆之间填充有填料;在阀体上开有流道,流道上设置有瓣口,流道分为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以瓣口为界;出口流道包括出口和下流道;阀体的内壁在瓣口周围形成一圈平台,平台在最靠近出口处形成圆角;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进口流道从第一截面到第二截面的这段流道的横截面为异形面,该异形面包括一个长方形面和一个半圆面,半圆面轮廓线的两端分别与长方形面轮廓线的两端连接;第一截面为进口流道与瓣口的交界面;第二截面为进口流道的横截面,第二截面包含有线段,线段为构成瓣口内侧面的线段中离进口流道的进口距离最近、且与瓣口的中轴线平行的线段;
所述的下流道的中轴线与出口的中轴线相交成的角度为37.5°;下流道从第三截面到第四截面的这段流道的斜截面为异形面,该异形面包括一个长方形面和一个半圆面,半圆面轮廓线的两端分别与长方形面轮廓线的两端连接;所述的斜截面穿过圆角的圆心,且与下流道的中轴线和出口的中轴线构成的平面垂直;所述的第三截面穿过圆角的圆心,且与下流道的中轴线垂直;所述的第四截面穿过圆角的圆心,且与下流道的中轴线和出口的中轴线构成的平面垂直,并与出口的中轴线相交成的角度为52.5°;
所述的下阀杆分为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的直径大于第二杆体的直径,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结合处形成有环形的一号倒角;在所述的填料函上开有环形的二号倒角和环形的U型槽口,在U型槽口安装有橡胶密封圈,所述的橡胶密封圈和二号倒角与一号倒角配合;
所述的防转块上开有一号T型槽、二号T型槽、一号V型槽和二号V型槽;一号V型槽和二号V型槽呈对称设置;一号V型槽位于防转块的左侧,其槽口向左;二号V型槽位于防转块的右侧,其槽口向右;一号T型槽位于防转块上侧,其槽口向上;二号T型槽位于防转块下侧,其槽口向下。
本发明所述的一号倒角和二号倒角的角度均为45°。
本发明在所述的一号T型槽上开有圆孔,在所述的二号T型槽上开有扁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结构设计合理;2、通过对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两处截面设计成长方形面和半圆面组成的异形面,使得流质在流道内达到流速最快,流线平稳流畅,不会产生漩涡,进口和出口压差小,不会产生气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向剖视图。
图5为图2的C-C向剖视图。
图6为图2的D-D向剖视图。
图7为图2的E-E向剖视图。
图8为图2的F-F向剖视图。
图9为图2的G-G向剖视图。
图10为图2的H-H向剖视图。
图11为图2的I-I向剖视图。
图12本发明实施例进口流道横截面为异形面的这段流道的横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39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