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时阀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4155.X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8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安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安远 |
主分类号: | F16K21/06 | 分类号: | F16K21/0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延时阀,特别涉及制药厂、医疗场所等对卫生有较高要求延时阀。
背景技术
制药厂、医疗场所等这些地方用水量大,且对水质的要求要很高,但目前用于这些地方的用于水流开关的延时阀,或者是公共产所用的各种延时阀,多为手动控制的结构,包括阀体、与阀体固定的阀盖、设在阀体中并与阀体滑动配合的带上密封套和下密封套的阀杆以及阀门的延时控制机构,阀体带有与外接管道连接的进水管和与外接管道连接的出水管,或者是阀门直接用作水龙头,即出水管不与外接管道连接,直接出水供使用,阀杆在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之间设有控制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导通和关闭的阀杆流道,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能保证水流只通过进水管-阀杆流道-出水管的路径流经阀门,阀杆一端设有延时控制机构,另一端设有手柄,目前与上述结构或与之类似的延时阀,其阀杆流道以及出水管的上内壁和下内壁都是水平设置,这里所说的上内壁和下内壁,是指进水管和出水管在大致中心轴方向横截之后的横截面上方的管道内壁和下方的管道内壁,并且阀门的延时开关都是采用水压控制,使用时水流会充满溢满阀体,这不但严重影响了阀门的使用寿命,且这样的结构在阀门不使用的时候会在出水管内壁上、阀杆流道内壁上积水,这些积水久而久之就会成为死水,不但影响阀门的使用寿命,并且严重的会滋生各种蚊蝇幼虫、细菌等病源物质,水质卫生受到极大影响,人们在洗手或冲洗仪器设备时往往在手上或设备上带上病原物质,这在对卫生有较高要求的制药厂、医疗场所等高卫生要求的场所而言无疑是很危险的,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介质不滞留、结构更为合理的用于高卫生要求场所的延时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延时阀,包括阀体、与阀体固定的阀盖、设在阀体中的带上密封套和下密封套并与阀体内壁滑动配合的阀杆以及阀门的延时控制机构,阀体两端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阀杆在上密封套和下密封套之间设有控制进水管和出水管导通及关闭的阀杆流道,阀杆一端设有延时控制机构,另一端设有手柄,其特点是出水管的下内壁呈斜向下设置,阀杆流道的下内壁呈斜向下设置,阀门关闭时,阀杆流道和出水管导通,进水管和阀杆流道是闭合状态,出水管的上内壁可以是水平设置即出水管的内径在不同纵截面上是不同的,也可以是优选的斜向下设置,也就是出水管和阀杆流道都是沿介质流向倾斜设置。这样,也就是说阀杆流道在阀门组装完成之后就一直是与阀门的出水管处于导通状态,只要阀杆流道里有介质,就会从阀杆流道中流入出水管,即在阀门使用完关闭后,介质就不能在阀杆流道和出水管中滞留,会依靠自身的重力从阀杆流道中流入出水管,继而从出水管流出阀外或外接管道中,阀门出水管和阀杆流道就能处于干燥环境,避免死水的产生,保持阀门内壁的卫生,阀门整体的卫生效果更为理想,且阀门自身不会受到介质滞留的影响,使用寿命也会增长。
本发明优选设置为阀门关闭时,出水管靠近阀杆一端的上内壁处于阀杆流道靠近出水管一端的下内壁上方,出水管上内壁可以是水平设置,也可以是优选的斜向下设置,这样就通过对出水管管道壁的改变,不需要通过附加设施实现阀杆流道和出水管的导通,设计巧妙易行,方便生产加工,且实施效果显著。
本发明优选设置为出水管靠近阀杆一端的下内壁呈斜向下设置,出水管靠近出口一端的下内壁呈水平设置,出水管靠近出口一端的上内壁呈水平设置。这样人们在原有管道上使用本发明时,就不需要对原有管道进行更换或其他处理,能直接将本发明安装进管道,也就是本发明能很好的与原有管道进行安装配合,降低使用者的负担。
本发明优选设置为阀杆最大行程时,也就是阀杆流道完全通水的状态下,阀杆流道靠近出水管一端的下内壁与出水管靠近阀杆一端的下内壁齐平,阀杆流道靠近出水管一端的下内壁与出水管靠近阀杆一端的下内壁齐平。这样设置就能使得在阀杆流道开启的最大状态下,水流能非常顺利的通过阀门,且在阀杆流道和出水管一直是一个斜向下的沿介质流向倾斜设置,非常有利于介质完全流出出水管,并且介质不会再阀门与阀杆的接触面上留下介质,影响到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安远,未经孙安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41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走跨越式玉米去雄机
- 下一篇:便携式连铸机结晶器振幅及水平摆动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