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藻场增殖方法及专用多泊点潜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4214.3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9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常文;徐佳晶;张永正;徐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 33227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增殖 方法 专用 多泊点潜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然增殖方法及专用装置,尤其涉及人工藻场增殖方法及专用多泊点潜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对海洋开发和利用的不断发展,以及海洋科技能力本身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的破坏作用也在不断加剧,当前,海洋污染、围海造田、过度捕捞、海岸工程等已成为影响海洋系统的主要因素,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破坏,海洋环境日益恶化、生物资源严重枯竭、生态系统严重失衡。为快速恢复海洋生态系统功能,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早已将海洋生态系统重建和修复,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环境作为海洋开发的重点来抓。各国十分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重视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纷纷开展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研究,并制定了海洋生态系统及生物资源的修复计划,取得许多科研成果。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810138453.5公开了一种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包括用绳索构成正多边形网格结构作为单元网格,在单元网格的每个边上连接有稳定其结构的沉石,且在单元网格内部各边等间距处用绳索成交叉或多边形结构与单元网格的其它各边相连接,又在绳索上种植有海洋藻类而构成单元藻场区,并以绳索编结大量的上述单元藻场区而组成大面积的人工藻场。该发明快速构建便捷、经济的人工藻场区,缓解海域荒漠化程度,净化海域环境,具有一定的效果,然而,其单元藻场区藻类增殖速度有待提高,构建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环境修复速度的人工藻场增殖方法和一种易于移动、使用方便、结构合理、成本低廉、可靠性高,较现有技术有更高的环境养护和修复的效率的人工藻场增殖专用多泊点潜式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人工藻场增殖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一)附苗:在自然海区悬挂附着物,使附着物上自然附着上藻类苗;
(二)生长:将附有藻类苗的附着物连接在人工藻场增殖专用多泊点潜式装置的表面,使藻类苗自然生长;
(三)泊点变换:将人工藻场增殖专用多泊点潜式装置内部充气,并拖至目标海区;
(四)固定:在目标海区将人工藻场增殖专用多泊点潜式装置内部气体排出,并固定在海床上。采取的优化措施有:附着物包括网衣或麻绳。
本发明还提供人工藻场增殖专用多泊点潜式装置,其中:包含有向下开口的罩体以及与罩体沿口配合连接的底板,并且罩体和底板围成一个中空的腔体;罩体上贯穿设有充气装置,并且位于腔体内的部分充气装置连接有气囊装置;底板上制有至少一个通孔;罩体外表面制有连接环。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气囊装置包括气囊和覆盖在该气囊外部的保护囊。通孔上安装有过滤器。充气装置含有充气管道和阀门。过滤器为多孔板或者网片。气囊采用橡胶或塑料制成;保护囊为帆布制成。
由于本发明的人工藻场增殖方法采用了附苗、生长、泊点变换和固定步骤,使藻场增殖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环境修复速度;并且本发明的罩体以及与罩体沿口配合连接的底板,并且罩体和底板围成一个中空的腔体;罩体上贯穿设有充气装置,并且位于腔体内的部分充气装置连接有气囊装置;底板上制有至少一个通孔;罩体外表面制有连接环,使得本发明装置易于移动、使用方便、结构合理、成本低廉、气囊装置不易破损、可靠性高,并且较现有技术有更高的环境养护和修复的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标号说明:罩体1、连接环11、底板2、通孔21、过滤器22、充气装置3、保护囊4、气囊5。
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2,人工藻场增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附苗:在自然海区悬挂附着物,使附着物上自然附着上藻类苗,其中附着物包括网衣或麻绳。
(二)生长:将附有藻类苗的附着物连接在人工藻场增殖专用多泊点潜式装置的表面,使藻类苗自然生长;
(三)泊点变换:将人工藻场增殖专用多泊点潜式装置内部充气,并拖至目标海区;
(四)固定:在目标海区将人工藻场增殖专用多泊点潜式装置内部气体排出,并固定在海床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42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杞酒及其酿造方法
- 下一篇:维生素C为亲水片断的药物输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