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光晶体的快速偏振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4357.4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6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珏;章献民;金晓峰;池灏;郑史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03 | 分类号: | G02F1/03;G02F1/05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光 晶体 快速 偏振 控制 方法 | ||
1.基于电光晶体的快速偏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包括偏振控制模块(1),DSP处理模块(2)和电压放大模块(3)构成的反馈控制电路;其中偏振控制模块(1)由电光晶体阵列(a),保偏分束器(b)和偏振探测器(c)三个部分组成,被控光路输入到偏振控制模块(1),经过电光晶体阵列(a)进入保偏分束器(b),经保偏分束器(b)分束后,95%的光输出,剩余5%的光输入到偏振探测器(c),偏振探测器(c)检测后输出与偏振态相关的四路模拟电压经由DSP处理模块(2)采样并进行运算,DSP处理模块(2)输出四路用于控制电光晶体阵列(a)的模拟电压,经电压放大模块(3)放大后加载到偏振控制模块中的电光晶体阵列(a)上,改变受控光路的偏振态,实现偏振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光晶体的快速偏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光晶体阵列(a)由四块主轴角度依次为0°,45°,0°,45°的透明铁电陶瓷材料制成的延迟波片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光晶体的快速偏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SP处理器模块(2)包含TMS320F2812主控芯片和外设的四路模拟电压输出两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43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