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浓度亚硝化细菌的规模化培养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4684.X | 申请日: | 2009-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9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徐灏龙;李明智;仝武刚;白俊跃;章一丹;王长智;胡智锋;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0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 硝化细菌 规模化 培养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浓度亚硝化细菌的规模化 培养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氨氮污染可引起水生植物和藻类过度繁殖,恶化水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 化的重要因素。以亚硝化细菌为核心的生物硝化反应是利用硝化菌在好氧条件, 将NH4+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是水体净化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 利用硝化细菌处理氨氮废水的生物脱氮工艺如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 化等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研究仅停留在试验室阶段。亚硝化菌的硝化作用是脱 氮过程中决定反应速度的阶段,控制着硝化作用的整个过程。在实际工程应用 中由于亚硝化细菌的生长优势无法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不甚理想。通过添加 培养的亚硝化细菌可以显著促进生物硝化反应,提高氨氮去除效果。目前市场 上使用的硝化细菌以混合菌种为主,菌液浓度低,效果差,并以应用在养殖场 为主,用于含氨氮工业废水处理方面的很少。CN101200687描述了一种一体化 硝化菌培养与保藏的方法。虽然能够延长硝化菌的半衰期,但细菌浓度较低, 不适用于氨氮废水的处理。CN 00808700.8公开了一种下水污泥或屎尿污泥等活 性污泥中所含硝化细菌的培养方法。用于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CN 200310112485.5公开了一种在好氧发酵器中布置软性纤维来收集硝化细菌的生 产工艺,虽然软性纤维有利用硝化细菌的附着生长,但洗脱收集工作量大,不 适合规模化生产。CN101205099描述了一种亚硝化菌-厌氧氨氧化菌固定化与中 温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两类细菌联合处理污水的方法,没有涉及高浓度亚硝 化细菌的培养。CN 200710010383.0公开了一种采用活性污泥间歇式富集硝化细 菌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达到对菌的富集作用。虽然能够处 理较高浓度的氨氮废水,但在实际培养中如果不添加有机物质,活性污泥存在 降解的可能,如添加有机物质,则影响硝化细菌的生长,故也不适合规模化培 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浓度亚硝化细菌的规模 化培养方法及其用途。
高浓度亚硝化细菌的规模化培养方法采用序批式进水结合絮凝沉淀富集菌 体进行定向规模化培养,包括如下步骤:
1)在带有搅拌、加热及曝气的反应装置中加入初始氨氮质量浓度为30-500 mg/L的富集培养液,取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体积比为0.5-20%一次接种,进行 亚硝化细菌富集培养,2-6d为1个培养周期,中间补加铵盐及生长促进剂;
2)当溶液中NO2--N浓度累计达到总氮浓度的70~95%结束培养,添加絮 凝剂进行絮凝沉淀,静置弃去上清液,再添加富集培养液进入第二周期的培养;
3)连续进行3-8个周期的富集培养,获得高浓度亚硝化细菌。
所述的高浓度亚硝化细菌采用普通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活体计数,亚硝化 细菌密度为106-12CFU/ml。所述的富集培养的温度为27-34℃,pH值为7.5-8.5, 溶解氧为1.5-6.5mg/L,搅拌转速为50-200r/min。优选培养温度为28-32℃, pH值为7.8-8.2,溶解氧为2.5-4.5mg/L,搅拌转速为80-18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46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