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热法制备的选择性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4728.9 | 申请日: | 200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6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忠标;陈雄波;王海强;莫建松;王婕;刘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浙江天蓝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吴忠标 |
主分类号: | B01J23/888 | 分类号: | B01J23/888;B01J23/887;B01J23/28;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法制 选择性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选择性催化还原脱 硝催化剂及其制备工艺,适用于各种烟气的脱硝。
背景技术
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其中氮氧化 物还是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随着烟气脱硫技术的普遍推广应用,二氧 化硫的排放量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却并未得到有效控 制,大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氮氧 化物的控制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的是于2003年修订的《火电厂 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23-2003),其中对氮氧化物的排放要求相对 宽松,而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成熟,更为严格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很快将会 推出。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目前已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推 广应用,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能够广泛应用的烟气脱硝技术,市场占有 率在70%以上。在发达国家,以NH3作还原剂,V2O5-WO3/TiO2(或 V2O5-MoO3/TiO2)为催化剂来消除固定源(如火力发电厂)排放的NO的工 艺已比较成熟。
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专利公开了各种类型的脱硝催化剂及制备工艺, 他们大都以V2O5为活性组分、以TiO2作为载体,但是V2O5是剧毒物品, 并且目前世界范围内只有少数厂家可以生产适用于SCR脱硝催化剂的 TiO2载体,关于该类型的TiO2载体的组成和制备工艺为保密技术。而铜 不是剧毒物品,并且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脱硝活性,只是选择性稍差,可 通过加入WO3或MoO3来有效提高其选择性。另一方面,TiO2纳米管相 对传统的TiO2载体具有更为优良的微观特性,完全可以应用于脱硝催化 剂的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能优良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 工艺,其原料组成为TiO2颗粒、水、钨或钼的可溶性盐、铜或铬的可溶 性盐和强碱,各原料之间的摩尔比为:
TiO2颗粒:1
水:10~1000
强碱:1~500
钨或钼的可溶性盐:0.001~1
铜或铬的可溶性盐:0.005~2
所述的二氧化钛颗粒为粒径10~100nm的金红石型、锐钛矿型或者两 者的混合晶型二氧化钛,其来源包括市售的各类成品纳米TiO2或者通过 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沉淀法、等离子体法、激光化学法、溅射法、气 相水解法、微乳液法等制备得到的纳米TiO2粉末。
强碱选自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铜或铬的可溶性盐包括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铬、氯化铬, 硫酸铬等。
钨或钼的可溶性盐包括钨酸铵、钼酸铵等。
该类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由以下步骤组成:
将强碱溶于水中制成强碱溶液;
向强碱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钛颗粒和铜或铬的盐溶液,搅拌1~48小 时,再加入钨或钼的盐溶液搅拌1~48小时制得悬浊液,;
对悬浊液进行水热,水热时间为1~60小时,水热温度为100~300 ℃;
水热后的样品经酸洗、干燥和灼烧后得到催化剂成品,酸洗2~12小 时,干燥温度为40~150℃,干燥时间1~36小时,灼烧温度为200~700 ℃,灼烧时间为1~2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浙江天蓝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吴忠标,未经浙江大学;浙江天蓝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吴忠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47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