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管制玻璃瓶化学稳定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5171.0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新;陈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康药用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4 | 分类号: | C03B2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2140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管制 玻璃瓶 化学 稳定性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管制玻璃瓶化学稳定性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高科技制药行业发展 迅速;外资及中外合资制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档生物制剂、血液 制品、混悬制剂、蛋白质制剂、冻干制剂等各类高档高效注射剂药品迅速 铺向世界市场。现代制药企业要求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的医药包 装产品,这就给药品包装容器生产企业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最重要的一种药品包装容器为管制玻璃瓶。由于制造玻璃瓶过程中, 玻璃管加热会导致碱性氧化物析出影响了玻璃瓶的内表面耐水性,内表面 耐水性是化学稳定性最主要的指标,而玻璃瓶的内表面耐水性不良,则化 学稳定性不良,将直接导致合格的药品发生变质、变色、混悬、沉淀,导 致注射剂药品的巨大质量隐患。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管制玻璃瓶化学稳定性 的方法。
一种提高管制玻璃瓶化学稳定性的方法,所述药用玻璃瓶由制瓶机对 玻璃管依次进行制瓶口和制瓶底,成型后再进行退火而得,所述方法包括 在制瓶机一侧设置吸气装置,在制瓶底过程中由吸气装置将玻璃瓶内部的 烟雾吸出。
发明人经反复实验发现,由于在制瓶机制瓶底时加热会产生灼烧的烟 雾,该些烟雾在制瓶机高速旋转时遇冷凝结在玻璃瓶内表面,这造成了玻 璃瓶内表面耐水性的降低。本发明通过将该些烟雾吸出,可以显著提高玻 璃瓶内表面耐水性能,增强化学稳定性。
本发明由吸气装置将玻璃瓶内部的烟雾吸出时应选择合适的吸力,吸 力过小,将吸不出烟雾;吸力过大,将导致瓶底变形。
另外因玻璃管加热时会导致碱性氧化物析出,故制瓶底的温度控制也 是非常重要的,温度控制的好则碱性氧化物析出少,玻璃瓶内表面耐水性 好,则化学稳定性好。优选地,所述制瓶底的温度为1000~1050℃。
本发明通过在制瓶底过程中由吸气装置将玻璃瓶内部的烟雾吸出,显 著提高玻璃瓶内表面的耐水性;另通过对制瓶底温度的精确控制,使得玻 璃瓶内表面的耐水性达到最优,从而达到化学稳定性最优的目的。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提高管制玻璃瓶化学稳定性的方法,所述管制玻璃瓶由制瓶机对 玻璃管依次进行制瓶口和制瓶底,成型后再进行退火而得,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在制瓶机一侧设置吸气装置,在制瓶底过程中由吸气装置将 玻璃瓶内部的烟雾吸出。
所述制瓶底的温度为1030℃。
实施例2
一种提高管制玻璃瓶化学稳定性的方法,所述管制玻璃瓶由制瓶机对 玻璃管依次进行制瓶口和制瓶底,成型后再进行退火而得,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在制瓶机一侧设置吸气装置,在制瓶底过程中由吸气装置将 玻璃瓶内部的烟雾吸出。
所述制瓶底的温度为1020℃。
将实施例1、2及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管制玻璃瓶按国家标准 YBB0024-2003进行121℃内表面耐水性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1: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康药用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康药用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5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