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主动干扰消除的认知多用户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5265.8 | 申请日: | 200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9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泽;张朝阳;陈晓明;陈少磊;姜松;王培雅;刘经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27/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主动 干扰 消除 认知 多用户 正交 频分复用 传输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主动干扰消除的认知多用户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 于系统当中的每个认知用户发送端都具有一个主动干扰消除器,接收端具有一 个干扰对消子载波移除器,具体按如下步骤进行传输:
(1)将原始待发送的数据比特流信息,经过编码映射,形成待发送的调 制信号;
(2)将调制信号通过主动干扰消除器,不同认知用户根据自身的数据信 息,独立计算干扰对消子载波的权值,并将各自的干扰对消子载波,重叠放置 在紧邻主用户频段两侧位置;
(3)在步骤(2)中,每个认知用户通过主动干扰消除器放置的干扰对消 子载波数目,是根据主用户信号能量强弱而确定的,认知用户检测主用户信号 能量强弱,只要认知用户产生的干扰满足主用户所要求的信干比条件即可;
(4)将插入干扰对消子载波之后的信号,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并加 入循环段前缀,经过DA变换之后发送出去,直至当前信号发送完毕;
(5)将接收下来的信号经过AD变换,去掉循环段前缀,然后进行正交频 分复用解调;
(6)将正交解调之后的信号通过干扰对消子载波移除器,在认知用户发 送端插入的干扰对消子载波将被移除掉;
(7)将去掉干扰对消子载波之后的数据,进行解调与解码,直至当前数 据信号接收完毕;
所述的步骤(2)为:当多个认知用户接入系统,每个认知用户都需要对 主用户进行主动干扰消除;以ΨS(i)、表示认知用户i使用的所有子载波组成的集 合,由ΘD(i)和ΘC(i)两部分组成,其中ΘD(i)表示认知用户i调制发送数据信息的子 载波组成的集合,ΘC(i)、表示认知用户i的干扰对消子载波集合,它们满足如下 关系:
ΨS(i)=ΘC(i)∪ΘD(i)
ΘC(i)=ΘC
ΘC表示一个恒定的子载波集合;
每个认知用户统一将整个频段划分为N点子载波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不 同认知用户调制发送数据信息的子载波相互不重叠,而干扰对消子载波相互重 叠;不同认知用户根据自身发送的数据信息,独立计算干扰对消子载波的权值; 若主用户使用[v1:v2]处的子载波,认知用户使用[v3:v4]处子载波调制发送的数 据信息,并在[v1:v2]两侧各插入c个干扰对消子载波,即[v1-c:v1-1,v2+1:v2+c] 处子载波作为干扰对消子载波;认知用户计算调制发送数据信息的子载波 [v3:v4],在主用户频段[v1:v2]处产生的干扰;然后,认知用户计算 [v1-c:v1-1,v2+1:v2+c]处的干扰对消子载波的加权因子,使得调制发送数据信息 的子载波与干扰对消子载波在主用户频段产生的干扰互相抵消;干扰对消子载 波XC的权值通过最小均方算法估计得到:
其中Xi为发送的数据信息,上标表示Q的行, 下标表示Q的列,FN×N为傅里叶变化矩阵,u为频域升采样因 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动干扰消除的认知多用户正交频分复 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为:当多个认知用户接入系统,每 个认知用户根据检测到的主用户信号能量强弱,确定放置的干扰对消子载波数 目;认知用户首先不使用干扰对消子载波,直接发送数据信息,如果产生的干 扰满足主用户信干比条件,则进行后续的发送流程;如果不能满足该信干比要 求,则依次增加在主用户频段两侧插入的干扰对消子载波数目,使得产生的干 扰值逐渐降低,直至满足要求为止,即满足下式:
其中S为检测到的主用户信号能量,||QCXC+QIXI||2为认知用户在主用户频段产 生的干扰值,SIR0为主用户所要求的信干比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52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含沙洪水揭河底模拟试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四氟乙烯纤维长丝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