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铁芯扭转用机械扭槽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5568.X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7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宋红杰;胡群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鸿达电机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533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扭转 机械 扭槽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铁芯扭转用机械扭槽器。
技术背景
通常电机的铁芯扭转为步进、伺服电机及机械扭转。步进、伺服电机扭转可以实现各类扭转需要,但其稳定性稍差,成本高。而机械扭转则是稳定性好,成本低。传统的机械扭槽器为单级齿轮传动加速,在客户需求产品扭转角度大的时候,需采用多头蜗杆涡轮,其制造难度高,成本高而且不稳定。若采用单头蜗杆则只能加大外接齿轮的传动比,即需要一个直径很大的齿轮和一个直径很小的齿轮配合,造成扭槽器的体积大,且大齿轮易与模具发生干涉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机械扭槽器的体积大、易与模具发生干涉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积小,不与模具发生干涉,产品的可扭转幅度大,成本低廉的电机铁芯扭转用机械扭槽器。
电机铁芯扭转用机械扭槽器,包括将模具开模、合模时上模座的上下运动转换为带动产品做旋转运动的扭转机构,所述的扭转机构包括与模具的上模座固接的滑竿,所述的滑竿上设有可沿其左右滑动的连杆机构,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与滑竿连接的定长杆和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定长杆连接的调节杆,所述的调节杆上设有允许紧固螺栓上下滑动、以改变连杆机构的整体长度的调节槽,所述的调节杆与第一摆 杆铰接;所述的第一摆杆与一齿轮箱的输入轴固接、所述的摆杆上下运动时带动输入轴转动,所述的齿轮箱的输出轴与驱动产品旋转的蜗杆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轴上设有第一主动齿轮,齿轮箱的中间轴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一主动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的中间轴上设有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主动齿轮。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主动齿轮通过第一单向轴承与所述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的第二主动齿轮通过第二单向轴承与所述的中间轴连接,所述的输出轴通过第三单向轴承与齿轮箱箱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摆杆下方设有限制摆杆摆动范围的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摆杆架和设置于摆杆架上端、可伸缩的调节螺丝。
进一步,所述的调节杆底部设有夹紧所述的第一摆杆的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与所述的第二固定螺栓配合的螺母固定于第二固定螺栓的上方、以便螺栓上下移动、远离或抵紧所述的摆杆。
进一步,所述的扭槽器中还设有第二扭转机构,所述的第二扭转机构的第二摆杆与所述的中间轴固接。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当上模座因开、合模而上下运动时,滑竿和连杆机构跟随上模座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摆杆转动。摆杆与齿轮箱的输入轴固接,通过齿轮箱的加速作用后、将此旋转运动传递至驱动产品旋转的蜗杆,从而实现产品的扭转。
本发明通过两级齿轮传动,使主动齿轮的直径大于从动齿轮的直径,实现两级加速传动,有效地增大了传动比,产品的可扭转幅度大。
主动齿轮通过单向轴承与轴连接,当第一摆杆带动输入轴转动时,第一主动齿轮跟随输入轴转动,从而驱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中间轴和第二主动齿轮跟随第一从动齿轮转动,输出轴跟随第二从动齿轮转动。
当第二摆杆带动中间轴转动时,通过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的啮合传动,输出轴转动。即使用第二摆杆时,只有一组齿轮加速传动,传动比较小,可用于只需小幅度扭转的产品。
当需要调整摆杆长度时,只需将连杆机构沿滑竿滑行,摆杆在第一、第二固定螺栓之间滑行,即可调整到摆杆所需的长度。
本发明具有体积小,不与模具发生干涉,产品的可扭转幅度大,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
电机铁芯扭转用机械扭槽器,包括将模具开模、合模时上模座的上下运动转换为带动产品做旋转运动的扭转机构,所述的扭转机构 包括与模具的上模座固接的滑竿1,所述的滑竿1上设有可沿其左右滑动的连杆机构,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与滑竿1连接的定长杆21和通过紧固螺栓23与所述定长杆21连接的调节杆22,所述的调节杆22上设有允许紧固螺栓23上下滑动、以改变连杆机构的整体长度的调节槽24,所述的22调节杆与第一摆杆3铰接;所述的摆杆3与一齿轮箱的输入轴41固接,所述的齿轮箱的输出轴42与驱动产品旋转的蜗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鸿达电机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鸿达电机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55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异常细胞增殖性疾病的方法
- 下一篇:再现设备和多媒体数据记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