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刺吸式小型昆虫的人工产卵及饲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5767.0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7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黄芳;郦卫弟;林文彩;吕要斌;章金明;贝亚维;张治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10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刺吸式 小型 昆虫 人工 产卵 饲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昆虫饲养领域,特别的,属于小昆虫人工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虫害所造成的损失十分重大,而事实上,大部分害虫 的口器主要为刺吸式和咀嚼式两种类型。由于刺吸式害虫是将口器刺入植 物组织进行取食,所以在进行室内人工饲养的过程中,一般都只能采取挑 选新鲜植物组织的方法。然而不同植物部位或个体的重复性较差从而导致 药剂处理的重复性不佳;或者由于试验时间较长,离体的植物组织难以保 鲜而导致试验结果不可用等等。这就增加了试验结果的处理难度,甚至限 制了部分试验的进行。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种典型的刺吸式昆虫,属同翅目 粉虱科,是一种世界性重要害虫。烟粉虱除直接刺吸植物汁液,导致植株 衰弱外,成虫和若虫还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使植 物失去食用和商品价值。另外它还可在30多种作物上传播70多种病毒, 因此它对作物引起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尤其是B型烟粉虱由于其入侵性 强、产卵量大、寄主范围广及传毒能力强而成为目前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 对于B型烟粉虱入侵、种群替代及成灾机制有不少报道,包括生态位竞争、 寄主适应能力差异、非对称交配互作、高温逆境适应能力的差异、药剂敏 感性差异、烟粉虱与双生病毒的互作以及含有特殊的内共生菌增强抵抗力。 目前,针对烟粉虱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但主要针对于成虫。烟粉虱产 卵时,首先有一个尝试取食的过程,尝试可行后才会将其卵产于食物表面。 烟粉虱的卵并不是普通的附着于食物表面,而是通过一个柄状结构刺入食 物内部即植物叶肉组织,有研究初步发现该柄状结构为一中空管道,且证 明了某些物质能够通过该管道进入卵内;而卵与外界环境的营养交换或吸 收的机制并不明确,这就需要通过有一种装置能够承载卵并能够为卵的顺 利发育提供营养。传统的人工膜产卵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烦琐,产卵量少, 同时卵的成活率低,这就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适于刺吸式昆虫的人工饲养及 产卵装置,以避免传统人工膜产卵装置的这些缺点。
这种刺吸式小型昆虫的人工饲养装置是研究刺吸式小型昆虫的卵吸收 作用的有效方法。通过它不仅可以利用人工饲料饲养烟粉虱,还可以有效 地使卵附着于人工材料上,并且顺利地进行发育。这有助于更直接地了解 不同物质对这些卵的作用,从而为控制它们的发育提供理论指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于刺吸式小型昆虫人工膜装 置,包括,一个存贮培养液体的第一腔体和一个用于放养成虫的第二腔体, 其中,第一腔体包括上下两个开口;第二腔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 第一腔体的下开口被单层的5-8μm厚的薄膜密封;第一腔体的上开口被一 个盖子盖合,盖子上有小孔与外界大气相通;同时,第一腔体被薄膜密封 的一端被插入到第二腔体内,并借助该薄膜把第二腔体分割成一个独立的 小腔,该小腔上包括一个引入小型昆虫的开孔,开口上包括一个可以打开 或密封开口的塞子。在一个优选的方式中,薄膜为经过拉紧的ParafilmM 膜,且拉伸后膜的厚度重复性极高。在另一个优选的方式中,第一腔体和 第二腔体为透明聚氯乙烯塑料构成。这样方便观察腔体里面的成虫或幼虫 是否成活,或者方便观察他们的生活状态。
在一个优选的方式中,第二腔体的上开口的直径大于第一腔体的下开 口的直径,同时小于第一腔体的上开口的直径。
在一个优选的方式中,第一腔体上薄膜密封的一端插入到第二腔体后, 第一腔体上薄膜密封的一端也能够从第二腔体内取出。这样可以方便取出 附着在薄膜上虫卵,同时也方便观察薄膜上虫卵的生长情况。在一个优选 的方式中,1/2-1/4的第一腔体被插入到第二腔体中。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于刺吸式小型昆虫人工饲 养新型装置,包括,一个存贮有培养液体的第一腔体和一个用于放养成虫 的第二腔体,其中,第一腔体包括圆筒状的侧壁和上下两个开口;第二腔 体包括圆筒状的侧壁,一端封闭的腔体底部和一端的开口;第一腔体的下 开口被厚度为5-8μm的单层的薄膜覆盖;第一腔体的上开口被一个盖子盖 合,盖子上包括让第一腔体与外界大气相通的小孔;第二腔体的侧壁上包 括一个引入成虫的盖孔,盖孔上含有一个可以打开或密封开孔的塞子,同 时在第二腔体的侧壁上对称设置让气体对流的小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57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