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土壤检测中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6632.6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0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伟;寿淼钧;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44;B02C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土壤 检测 样品 预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样品的预处理,尤其是一种移动式土壤检测中样品的预处 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 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 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最后将对生态安全和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
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时间,因此,土壤污染问 题不太容易被重视。防治土壤污染一般是以“预防为主”,这就需要对环境土壤 污染进行评估调查,受到世界各国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
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小型的便携式土壤分析仪器,该类型 仪器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但湿度对测量有着显著的影响,而且湿度越大,对 待测物特征谱线以及散射射线的影响越大;另外,测量样品的颗粒太大和颗粒 的不均匀性会产生颗粒度效应和不均匀效应,从而对测量的准确度产生影响。
若要减小测量误差,则需要在进行土壤检测前对土壤样品进行预处理。一 般是先将土壤样品进行干燥处理以减少样品中水分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然后进 行研磨和筛选处理,研磨使得样品的颗粒变得较小,而过筛可以保证样品颗粒 均匀,同时筛选出不同粒径的土壤粉末以满足不同的分析要求。
现有的便携式土壤分析仪一般配备有土壤处理附件包,为实现对土壤样品 的预处理,附件包中必须配备样品干燥器件、研磨器件及筛选器件等。这样做 能够实现土壤检测前的预处理过程,以消除湿度、颗粒度和不均匀性效应,但 还存在以下问题:
1、附件多且零散、携带不方便。
土壤处理附件包中配备有干燥器件、研磨器件及筛选器件,附件比较多, 且比较零散,占据空间比较大,携带不方便;同时附件较多会使便携式土壤检 测仪器的重量增加,增加了野外操作所带负荷量。
2、操作麻烦。
由于干燥器件、研磨器件及筛选器件相互独立,使得从烘干到研磨再到筛 选的过程中,土壤样品要依次从干燥器件转移到研磨器件再转移到筛选器件上, 使得人工操作比较麻烦,延长了土壤样品预处理的时间,降低了检测效率。
3、增加了土壤样品被污染的机会。
土壤样品在不同器件之间的转移使土壤样品接触的污染源较多,增加了土 壤样品被污染的机会,给土壤样品的检测带来误差。
4、清洁麻烦。
为了消除前次预处理对后次预处理的影响,减少样品之间的相互污染,在 每次预处理前要将器件进行清洗。由于器件较多,清洗不方便。同时,对每个 器件都进行清洗,也会浪费很多的检测时间,使对土壤样品的检测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土壤烘干、研磨和 筛选于一体的土壤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和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土壤检测中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土壤测量点处取得土壤样品,并将其放置在加热器上,所述加热器设 置在研磨单元上;
b、所述加热器烘干土壤样品;
c、将土壤样品导入研磨单元;
利用研磨单元研磨其内部的土壤样品;
d、将筛子安装至设定位置,翻转所述研磨单元,将研磨后的土壤样品过筛。
进一步,通过平动或转动所述加热器或筛子,从而将土壤样品导入研磨单 元。
进一步,在上述方法中,通过翻转加热器,或在原所处平面内旋转所述加 热器或筛子,从而将土壤样品导入研磨单元以及使筛子处于工作状态。
作为优选,移开所述加热器,将筛子罩在研磨单元上,从而使筛子处于工 作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研磨单元包括研钵和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土壤检测中样品的预处理装置,其特点是:所 述预处理装置包括:
用于盛装和研磨土壤样品的研磨单元;
用于筛选研磨后土壤样品的筛子;
用于放置、加热土壤样品的加热器;
所述加热器和筛子设置在研磨单元上。
进一步,在上述装置中,所述加热器和/或筛子具有转轴,用于加热器和/或 筛子的翻转或旋转。
进一步,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滑轨内,而滑轨设置在研磨单元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66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