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酸左氧氟沙星微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56969.7 申请日: 2009-12-24
公开(公告)号: CN102106842A 公开(公告)日: 2011-06-29
发明(设计)人: 范敏华;姜新东;刘华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赛利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海南普利制药有限公司;浙江瑞达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52 分类号: A61K9/52;A61K31/5383;A61P3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盐酸 氧氟沙星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盐酸左氧氟沙星微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盐酸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S构型的左旋体,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遇光渐变色,是一个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对葡萄糖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淋球菌、大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志贺杆菌、肺炎克雷氏杆菌、肠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不动杆菌、螺旋杆菌等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绿脓杆菌、沙眼衣原体、结核杆菌等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并且毒性低,是喹诺酮类药物已上市药物中毒副作用最小的,副反应率低于3%。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道、咽喉、扁桃体、泌尿道、皮肤及软组织、胆囊及胆管、中耳、肠道等部位的急、慢性革兰氏阴性菌等感染。

目前上市的盐酸左氧氟沙星口服制剂主要为片剂和胶囊剂,其胶囊剂多为粉末填充。本发明提供的是先将原料药制备成微丸,然后填充胶囊,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对胃肠道刺激小,药物稳定性好。

盐酸左氧氟沙星微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中国药业,2005年第14卷第11期,第54-55页)公开了一种盐酸左氧氟沙星微丸胶囊,其微丸采用离心造粒制备,其工艺为粉末起母制备60-80目初始丸核,然后进行放大。其主要不足为起母粉尘较大,收率低(只有77.8%),另盐酸左氧氟沙星遇光渐变色,其不能有效遮光。CN100361660C公开了左氧氟沙星缓释微丸制剂,其特征是由0-40%的普通颗粒或微丸和60-100%的缓释含药微丸组成。其不足在于如何保证混合均匀性。

专利公开号为CN1552327公开的一种左氧氟沙星控释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成分:50~300mg左氧氟沙星;和纤维素酯或酯类,其中纤维素酯或酯类选自5~200m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200mg羧甲基纤维素和5~200m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5~150mg脂酸、脂肪酸。该发明专利解决了盐酸左氧氟沙星的缓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药物局部刺激小、生物利用度高的盐酸左氧氟沙星微丸胶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尘小、得率高的盐酸左氧氟沙星微丸胶囊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盐酸左氧氟沙星微丸胶囊,包括丸芯、含药层、缓释包衣层和速释层,盐酸左氧氟沙星包含在其中的含药层和速释层中,缓释包衣层包括缓释包衣材料、致孔剂、增塑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物料:盐酸左氧氟沙星20%~60%,丸芯30%~55%,粘合剂10%~25%,缓释包衣材料3%~5%、致孔剂0.3%~3%、增塑剂0.1%~1%。

所述的缓释包衣层的包衣材料为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其混合。

所述的致孔剂是聚乙二醇、聚维酮、羟丙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增塑剂是聚乙二醇、柠檬酸三乙酯、癸二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盐酸左氧氟沙星微丸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含药丸芯的制备:

取处方量30%~60%的粘合剂溶于乙醇溶液中得到粘合剂乙醇溶液,再将处方量30%~60%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溶解在粘合剂乙醇溶液中,搅拌使其形成均匀的混悬液;将处方量的丸芯置于流化床制粒机中,设置流化床参数,将上述的混悬液喷雾于丸芯表面,待混悬液加完,干燥得微丸;

(2)缓释层包衣:

取处方量的缓释包衣材料、致孔剂、增塑剂配置包衣液,将步骤(1)得到的微丸置于流化床中,进行包衣;包衣后干燥得到缓释微丸;

(3)速释层包衣:

将剩余的盐酸左氧氟沙星和粘合剂溶于乙醇溶液中,搅拌成混悬液,将步骤(2)得到的缓释微丸置于流化床中,将混悬液喷雾于缓释微丸表面,待混悬液用完后干燥,将干燥后的微丸套胶囊壳得到盐酸左氧氟沙星微丸胶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左氧氟沙星微丸的大小均匀,流动性好,易于处理,如分剂量、填充胶囊等。

2、药物局部刺激性小,因为微丸以单位小丸广泛的分布在胃肠道中释放药物,有效地避免了药物局部浓度过大,降低了药物的刺激性。

3、由于粒径小,受消化道输送食物节律影响小(如幽门关闭等)。

4、在胃肠道分布面积大,生物利用度高。

5、改善药物稳定性,掩盖不良味道。

6、本发明的左氧氟沙星微丸外层为速释层,很快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内层为缓释层,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有效减少给药次数。

7、本发明的左氧氟沙星微丸缓释层与速释层在同一微丸上,分剂量准确,批内均匀性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赛利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海南普利制药有限公司;浙江瑞达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赛利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海南普利制药有限公司;浙江瑞达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69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