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曼氏无针乌贼内壳茜素红S标记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57169.7 申请日: 2009-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1731163A 公开(公告)日: 2010-06-16
发明(设计)人: 吴常文;张建设;郭宝英;董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海洋学院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 33227 代理人: 白洪长
地址: 316000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曼氏无针 乌贼 茜素 标记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生动物的标记方法,特别涉及曼氏无针乌贼内壳茜素红S标记方法。

背景技术

曼氏无针乌贼曾是我国渔场的四大渔业之一,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在我国沿海分布很广,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传统渔业种类。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恶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了衰退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报道李星颉等对曼氏无针乌贼资源及增殖的初步研究,而国外有对商乌贼的生物学及养殖方面的报道。至今,有关科研机构已初步解决了曼氏无针乌贼生殖调控、人工繁育、苗种培育与养成技术,为曼氏无针乌贼资源养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为了在人工繁育后对自然种群进行养护,需要一种效果稳定、操作简单的标记方法,以利于在理论上对放流效果进行评估,进而优化放流增殖方案。目前头足类的放流工作的特点只注重向海区放流,而忽视放流效果,跟踪示踪等技术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关于曼氏无针乌贼标记技术的公开报道。现有技术如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标志金乌贼的方法》,专利号ZL200610070448.6,公开了一种标志金乌贼的方法,其特征是将孵化后的金乌贼暂养5-20天,将染色剂溶于淡水,向盛有乌贼和海水的容器中放入制得的染色剂的水溶液,使上述海水中染色剂的浓度为60-80ppm,浸泡染色20-28小时。所述的染色剂为茜素络合指示剂。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便,鉴别方法简单,无毒无损伤,并可一次性进行大量染色处理且不易退色,是一种标志金乌贼的好方法。然而,其标记效果不明显,并且标记浮色会短期残留于体表,将经过该方法标记的乌贼放流到自然海域影响其本身的保护色,不利于其自然环境中的存活,并且该方法通过浸染金乌贼的针部而对其内壳尾端进行染色标记,这种方法对于无针乌贼属的个体将不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曼氏无针乌贼内壳茜素红S标记方法,以此解决曼氏无针乌贼放流标记的技术问题,并且该方法简单实用、安全快速,并且不应激,标记物的色彩不残留于体表,对曼氏无针乌贼的本身保护色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自然放流环境下的存活,无需暂养,可以直接放流。

本发明曼氏无针乌贼内壳茜素红S标记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①麻醉步骤:选取待标记的曼氏无针乌贼放入浓度为40ppm至70ppm的MS-222麻醉剂溶液中0.5分钟至4分钟;

②标记步骤:用注射器将染色液注入经步骤①处理的曼氏无针乌贼的内壳。

为了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还采取的:步骤②的染色液为茜素红S的水溶液,浓度为50ppm至350ppm;茜素红S注射的量控制在注射时布满内壳;注射器的针头与曼氏无针乌贼内壳表面呈锐角插入;注射器在使用前在90%至95%的酒精中消毒10分钟至15分钟。标记后,将曼氏无针乌贼放入清洁海水中复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使用了MS-222麻醉剂溶液对曼氏无针乌贼进行了麻醉处理,使其在接受注射时基本无应激,即便于操作又减少了对其的伤害。并且,采用了染色液注射的方式,锐角插入注射,有利于染色液均布在内壳上,并且特别适用于无针乌贼属。另外,本发明的方法在乌贼复苏后,无需暂养除去浮色,可以立即放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首先将1ml注射器置于90%至95%的酒精中消毒10分钟至15分钟。之后取出并吸取51ppm的茜素红S(ARS,C14H7NaO7·H2O)溶液0.5ml。将一头胴长为1.1cm的曼氏无针乌贼个体放入浓度为60ppm的MS-222麻醉剂溶液中约0.5min后立即取出置于铺有浸水毛巾的操作台上。将注射器针头从乌贼个体背部下端向头部方向以与水平面约15°角斜着刺穿表皮,针头进入表皮约0.3cm,当感觉到针尖与内壳摩擦声音时,即表明已将针头穿透乌贼个体背部内表皮并与内壳接触。轻轻推动注射器将ARS溶液注入表皮下,随着ARS的注入并在内壳表面扩散,应当将注射量控制在正好覆盖住内壳为宜,以减少染色液应多余溢出而污染其他软组织。拔出针头,并立即将标记个体放入清洁海水中复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7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