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制界面的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7840.8 | 申请日: | 200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4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曹俊;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H04L12/58;H04L29/0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制 界面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制界面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界面定制,又称动态换肤,是目前流行的桌面客户端软件必有的功能,如:windows media player、腾讯QQ、MSN等。界面定制能给用户带来美好的软件使用体验,并使得用户乐在其中。
现有的动态换肤装置的动态换肤步骤为:
接收动态换肤请求;通过动态换肤请求查找预置的动态换肤处理规则;提取处理规则对应的界面皮肤;通过查找到的动态换肤处理规则更新界面皮肤。
上述动态换肤的触发仅为主动式的,即所有触发换肤的请求和事件都由动态换肤装置预先监测,由于监测范围往往具有局限性,所以不能智能化的处理动态换肤请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制界面的方法,能够智能化的处理动态换肤请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制界面的方法,包括:
监测并分析用户特性,生成用户特性分析结果,并生成动态换肤请求;
根据所述动态换肤请求,更新界面的皮肤。
通过采用所述的方法,由于能够监测用户特性,并对监测到的用户特性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根据用户特性分析结果生成动态换肤请求,所以实现了动态换肤请求处理的智能化。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定制界面的装置,能够智能化的处理动态换肤请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制界面的装置,包括:
用户特性分析单元,用于监测并分析用户特性,生成动态换肤请求并将所述动态换肤请求发送给动态换肤单元;
动态换肤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特性分析单元发送的所述动态换肤请求,并根据所述动态换肤请求,更新界面的皮肤。
通过采用所述的装置,由于用户特性分析单元能够监测用户特性并对监测到的用户特性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根据用户特性分析结果生成动态换肤请求,所以实现了动态换肤请求处理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定制界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定制界面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定制界面的装置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定制界面的装置的另一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定制界面的装置的另一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制界面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智能化的处理动态换肤请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定制界面的方法包括:
S101、监测并分析用户特性,生成用户特性分析结果,并生成动态换肤请求;
S102、根据所述动态换肤请求,更新界面的皮肤。
通过采用所述的方法,由于能够监测用户特性,并对监测到的用户特性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根据用户特性分析结果生成动态换肤请求,所以实现了动态换肤请求处理的智能化。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步骤S101具体包括:
S1011、监测是否有用户特性变更事件。
其中,该步骤既能够监测是否有本地用户特性变更事件,也能够监测服务器中是否有用户特性变更事件,还能够接收服务器下发的用户特性变更事件。
上述用户特性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资料(如性别、年龄、头像、姓名、等级、生肖、血型、生日、星座、学历、职业、国家、地区、省份、城市等等)、用户心情(如:开心、暴躁、忧伤、一般、幸福、发怒等等)、用户状态(如:忙、无聊、空闲、离线、休息等等)、用户机器状态、用户上线时间的规律化等。
采用该步骤S1011,既能够主动的监测用户特性是否变更,又能够被动的接收服务器下发的用户特性变更,这样,将主动式监测与被动式接收相结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测范围受限的不足,使得界面定制更智能化。
S1012、根据用户特性分析规则和所述变更事件,分析用户特性并生成分析结果。
下面,对步骤S1012举例说明。
首先,对用户特性分析规则与用户特性的对应关系举例说明,两者可以但不限于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78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