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级耐磨聚氨酯涂料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8142.X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5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谭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菊丹 |
主分类号: | C09D175/06 | 分类号: | C09D175/06;C09D5/00;C09D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周扩生 |
地址: | 411207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级 耐磨 聚氨酯 涂料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聚氨酯涂料,特别是一种耐磨性优异的聚氨酯亚光清面涂料。
背景技术:目前,聚氨酯涂料是木器涂料应用最广泛的涂料品种,具有涂膜硬度高、附着性好、柔韧性好等特点。聚氨酯涂料中亚光清面涂料又是应用最多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办公家具、酒店家具表面等。现有的聚氨酯亚光清面涂漆膜易受生活中的物件磨擦出现明显痕迹。为克服这些缺陷,对超级耐磨聚氨酯涂料进行了研制。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超级耐磨聚氨酯涂料,它能有效地抵抗磨擦,耐磨、耐划、耐刮,增强漆膜表面的抗擦伤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
它由下列组份(重量百分比):
含羟基主剂 40~46%
多异氰酸酯固化剂 20~23%
无苯环保稀释剂 31~38%
组成;
所述的含羟基主剂包括下列成份:
由一种以上的聚酯树酯、醇酸树酯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14.5~34.5%的含羟基树酯,
重量百分比为1.2~9.2%的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混合物,
重量百分比为0~2%的消光剂,
重量百分比为0~0.92%的分散剂,
重量百分比为0~0.46%的消泡剂,
由一种以上的气相二氧化硅、聚酰胺蜡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0~0.46%的防沉助剂,
重量百分比为0~7.2%的改性树脂溶液,
由一种以上的酯、酮、芳烃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2~11.5%的第一溶剂;
所述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包括下列成份:
由TDI、HDI加成物与三聚体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7~20.7%的多异氰酸酯树脂,
由一种以上的酯、芳烃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2~14.95%的第二溶剂;
所述的无苯环保稀释剂包括下列成份:
重量百分比为20.15~32.3%的丁酯,
重量百分比为4.65~13.3%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所述的含羟基主剂的重量百分比为43%,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重量百分比为21.5%,无苯环保稀释剂的重量百分比为35.5%。
所述的含羟基主剂的重量百分比为41%,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重量百分比为22%,无苯环保稀释剂的重量百分比为37%。
所述的含羟基主剂的重量百分比为45%,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重量百分比为20.5%,无苯环保稀释剂的重量百分比为34.5%。
所述的含羟基主剂中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混合物(天然或者人工混合物,包含但不限于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两种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3.5%、5%、6.5%、8%、9%等。
本发明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在含羟基主剂中采用了硬度较高的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混合物,以及硬度较好的含羟基树脂;在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中采用了柔韧性好的多异氰酸酯树脂;对含羟基主剂、多异氰酸酯固化剂、无苯环保稀释剂组份和组份中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按上述进行了配比;故它能有效地抗磨擦,耐磨、耐划、耐刮,增强涂膜表面的抗擦伤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含羟基主剂各成份可按下列取值:由一种以上的聚酯树酯、醇酸树酯构成的含羟基树酯重量百分比为24%(可为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的任意配比组成),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任意配比),消光剂重量百分比为0.5%,分散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6%,消泡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4%,由一种以上的气相二氧化硅、聚酰胺蜡构成的防沉助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3%(可为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的任意配比组成),改性树脂溶液的重量百分比为6.5%,由一种以上的酯、酮、芳烃构成的第一溶剂的重量百分比为8.7%(可为任意一种、两种或者三种的任意配比组成);
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各成份按下列取值:由TDI、HDI加成物与三聚体构成的多异氰酸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18%(任意配比),由一种以上的酯、芳烃构成的第二溶剂的重量百分比为3.5%(可为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的任意配比组成);
无苯环保稀释剂各成份按下列取值:丁酯的重量百分比为24.5%,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的重量百分比为11%。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菊丹,未经刘菊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81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的前体
- 下一篇:基于椭圆柱内反射镜的位移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