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8250.7 | 申请日: | 200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8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W·J·克里斯克;W·R·W·比效普;S·S·吉塞克;C·J·芬尼尔迪;D·W·奈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纳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5/12;B01D46/52;B04C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维绮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038103060、申请日为2003年4月3日、发明名称为“过 滤器元件;空气清洁器;组件;和方法”的分案申请。本申请于2003年4月3日 以美国国家公司和美国境内的公司,唐纳森公司的名义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 其指定除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并要求对2002年4月4日提交的U.S.Serial No.60/370,438;2002年11月12日提交的U.S.Serial No.60/426,071;以及2003年4 月2日提交的U.S.Serial No.10/405,432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过滤诸如液体或气体的流体的过滤器结构。该特定的发明 涉及:直通流过滤器元件;安全过滤器元件;使用这样元件的组件;预清洁器;以及 用于使用和组装这样过滤器元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直通流过滤器元件已应用于过滤诸如气体或液体的流体的各种系统中。直 通流过滤器元件通常具有一入口面(或端)和一相对设置的出口面(或端)。在过 滤过程中,待过滤的流体沿一个方向流动进入入口面处的过滤器元件,当它退出出 口面时,仍具有大致相同的方向。通常,直通流过滤器元件安装在一外壳内以供 使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器元件要求保养,或通过清洁或完全地更换过滤 器元件。在元件和元件放入使用的外壳的一部分之间需要有一密封,以确保流过结 构的流体得到合适的过滤。
需要有直通流过滤器元件、其组件的改进和它们的使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过滤器元件。一般来说,过滤器元件具有一直通流结 构,其包括Z形过滤器介质。过滤器元件包括一密封垫片。
本发明还涉及空气清洁器组件。一般来说,空气清洁器组件包括一外壳, 外壳包括一盖和一初级空气清洁器部分。一初级过滤器元件定位在外壳内,以使其 上的一轴向密封或夹紧密封垫片定位在盖和初级空气清洁器部分之间。在某些优选 的实施例中,盖包括一预清洁器,较佳地其中包括多个飓风空气分离器和一灰尘排 放器。
在某些优先的实施例中,外壳内的初级空气过滤器具有一跑道的形状。
本发明还涉及安全元件。
还提供组装和使用的方法。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空气清洁器结构的侧视立体图;
图2是示于图1的空气清洁器结构的分解的立体图,其中,可看到预清洁 器、初级过滤器元件,以及安全过滤器元件;
图3是示于图1的空气清洁器结构的入口端视图;
图4是示于图1的空气清洁器结构的截面图,该截面沿图3的线4-4截取;
图5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初级过滤器元件的介质类型的Z形介质的示意的 立体图;
图6是示于图2的初级过滤器元件的入口端视图;
图7是图6的初级过滤器元件的截面图,该截面沿图6的线7-7截取;
图8是一放大的局部视图,示出安装在初级过滤器元件上的垫片和在某些 外壳部件上的结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图9是用于本发明中的一垫片件的一变化的实施例的局部的截面图;
图10是类似于图8所示视图的一放大的局部视图,但示出图9中所示的变 化的垫片结构;
图11是用于图2中所示的空气清洁器结构中的安全过滤器元件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安全过滤器元件的纵向截面图;
图13是图11的安全过滤器元件的端视图;
图14是示于图11中的安全过滤器元件的侧视图;
图15是初级过滤器元件和安全过滤器元件彼此接合时的立体图;
图16是从与图15相对方向透视的一立体图,示出彼此接合的初级过滤器 元件和安全过滤器元件;
图17示出如图15和16所示接合的初级过滤器元件和安全过滤器元件的 侧视图;
图18是图17中所示过滤器元件的俯视平面图;
图19是图17的结构的仰视平面图;
图20是互相作用的初级过滤器元件和安全过滤器元件的截面图,该截面 沿图18的线20-20截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纳森公司,未经唐纳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82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