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板材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8486.0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9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黎勇;王华春;陈新民;王能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4 | 分类号: | C22F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4013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板材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的加工,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板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2219铝合金一种含铜量较高的Al-Cu合金,属可热处理强化合金。 由于2219铝合金板材由于良好的力学性能、断裂韧性以及抗应力腐蚀 性能在航空航天工业中被广泛应用。2219铝合金板材通常采用T6处 理工艺来提高性能,所述T6处理是指在生产2219铝合金板材时,采 用常规的淬火后,进行人工时效的工艺来提高2219铝合金板材的性 能。
在现有技术中,生产2219铝合金板材时,常规的T6工艺有时难 以达到标准要求。为了进一步改善2219铝合金板材的性能,人们考虑 提高2219铝合金的铜含量来提高性能,然而提高铜合金含量不仅造成 成本的大幅增加,同时降低其耐腐蚀性能以及加工性能。另外,也有 人提出改善2219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即通过改进淬火或者人工时效 的工艺来提供2219铝合金板材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目前成分稳定 的2219铝合金改进热处理工艺后,性能仍在有关行业标准的范围下限 波动,即热处理工艺被证明并不能明显改善2219铝合金板材的性能。
中国专利200710072139.7公开了一种航空用铝合金预拉伸板材 及其生产方法。在该专利公开的方法中,包括步骤:将铝合金毛料在 468℃~472℃的条件下进行淬火,在淬火后的4~6小时内用拉伸机对 毛料按照拉伸量为1.5~3.0%的参数进行预拉伸,并在温度为115℃~ 125℃,保温时间为14~18小时的条件下对于拉伸后的毛料进行时效 处理。该专利解决的问题是板材在淬火的急速冷却过程中,板材的表 面层与板材的中心层的冷却速度不一致,而使板材表面和中心产生残 余应力,从而产生加工变形的问题。然而,该专利公开的方法也不能 解决提高2219铝合金板材的性能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提高铝合金板材性能的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板材的加工方法, 来达到提高铝合金板材的力学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板材的加工方 法,包括步骤:
将铝合金板材淬火;
对淬火后的铝合金板材在厚度方向上施加0.8%~1.2%的压缩变 形;
对压缩变形后的铝合金板材进行时效处理。
优选的,对淬火后的铝合金板材在厚度方向上施加0.8%~1.2%的 压缩变形。
优选的,所述铝合金板材为2219铝合金板材。
优选的,所述淬火的温度为500℃~560℃。
优选的,所述淬火的温度为520℃~550℃。
优选的,所述淬火的保温时间为60min~150min。
优选的,所述时效处理的温度为150℃~200℃。
优选的,所述时效处理的时间为12小时~24小时。
优选的,对所述铝合金施加压缩变形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的。
优选的,所述铝合金板材的厚度为9mm~11m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板材的加工方法。本发明先将铝合金板 材淬火后,对淬火后的铝合金板材在厚度方向上施加0.8%~1.2%的压 缩变形后,再进行时效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将铝合金板 材淬火后,对其施加小变形量的压缩变形,用于提高其屈服强度,当 压缩变形量为0.8%~1.2%时,不但有利于提高其屈服强度,而且还可 以保持良好的延伸率,如果压缩变形量达到2%以上时,虽然也可以 提高屈服强度,但是延伸率下降,也就是说,铝合金板材的塑性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对铝合金板材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板材加工方法的一个实施方 案的流程图,包括:
a)淬火处理:将铝合金板材淬火;
b)压缩变形:对淬火后的铝合金板材在厚度方向上施加0.8%~ 1.2%的压缩变形;
c)时效处理:对压缩变形后的铝合金板材进行时效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8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