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8911.6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1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丛强滋;姜天信;杨民;徐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15/18 | 分类号: | B41J15/18;B41J15/04;B41J29/38;B41J29/387;G11B1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 |
地址: | 2642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进入 通道 薄片 介质 处理 装置 | ||
1.一种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0);
通道机构(1),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其包括:第一进入通道(11)、第二进入通道(12)、公用通道(13)、传动机构(14);
所述第一进入通道(11)和所述第二进入通道(12)汇集于所述公用通道(13)的入口处;
所述第一进入通道(11)内设置有第一主动辊(11a),所述第二进入通道(12)内设置有第二主动辊(12a);所述公用通道(13)内设置有一对送纸辊(13a,13a’);
浮动辊(15),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动辊(11a)和所述第二主动辊(12a)之间;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动辊(11a)配合形成所述第一进入通道(11)的输送机构或与所述第二主动辊(12a)配合形成所述第二进入通道(12)的输送机构;
切换机构(2),与所述浮动辊(15)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浮动辊(15)与所述第一主动辊或所述第二主动辊相配合;
所述传动机构(14),用于输送进入所述通道机构(1)的所述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凸轮和摆臂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凸轮连接,用于驱动凸轮转动;
所述摆臂机构可旋转地设置于机架上,分别与所述浮动辊和所述凸轮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1),安装在所述机架(100)上;齿轮组(23),与所述第一电机(21)连接;
所述凸轮(22)与所述齿轮组(23)连接;
所述摆臂机构包括:摆臂(24)和第一弹性元件(25);所述摆臂(24)铰接在机架(100)上;摆臂(24)的凸缘(24a)和所述凸轮(22)可搭接连接,所述摆臂(24)的长孔(24b)与所述浮动辊(15)的转轴(15a)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5),一端与所述机架(1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摆臂(2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臂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27),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100)上,其一端与所述浮动辊(1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14)包括:第二电机(141)、第二过渡齿轮(142)、第一主动齿轮(143)、第二主动齿轮(144)和第三主动齿轮(145);
所述第二电机(141)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
所述第二过渡齿轮(142)与所述第二电机(141)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44)和所述第三主动齿轮(145)分别与所述第二过渡齿轮(142)啮合;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43)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44)啮合;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43)、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44)和所述第三主动齿轮(145)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动辊(11a)、所述第二主动辊(12a)和所述送纸辊(13a’)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剪切机构(3),设置在所述公用通道(13)出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起预紧作用的第一压力辊(16),设置在所述第一进入通道(11)的入口(11b)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起预紧作用的第二压力辊(17),设置在所述第二进入通道(12)的入口(12b)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为磁读写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为打印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89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