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拆装的断路器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9159.7 | 申请日: | 200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5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南寅;周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02 | 分类号: | H01H73/02;H01H7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卫华 |
地址: | 102600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拆装 断路器 手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的手柄,特别是一种具有增加操作安全性及具有可安装与拆卸功 能的操作手柄。
背景技术
手柄是对断路器进行储能操作以准备连通电路,最终对电路进行保护的重要部件之一。 在万能式断路器的结构组成部件中,手柄与断路器机构部分机械连接,也就是说,通过手柄 操作系统,达到为断路器储能的目的。手柄操作系统中各功能部件配合的设计也是断路器整 体设计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到断路器的操作性能,要求其既能够方便、省力、安全地操 作,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现有技术方案中,通常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手柄操作系统中包括手柄、复位弹簧。对 于手柄而言,现有技术方案中采用的也都是单一的一个形体,即只是一个单一的零件。通过 操作手柄,手柄将以手柄旋转轴孔为中心做某固定角度范围的一部分圆周运动;手柄上安装 有复位弹簧,在手柄操作完之后,可以保证手柄复位;此外,手柄操作端为方形长条状、底 端设置有一个齿轮,通过与机构的啮合来实现断路器的储能操作。该技术方案通过较为方便 的机械连接实现断路器的操作目的,显而易见,这也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操作力,且在快速操 作过程中易脱手,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可靠且操作安全、同时具有可安装与拆卸功能 的操作手柄。
为完成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拆装的断路器手柄,它包括:手柄操作部;手柄基体,其上部为柄部,下部 为圆缺盘,该圆缺盘开有中心孔及若干用于与断路器的零件连接的连接孔;所述手柄操 作部的下部与所述手柄基体的上部经连接而合为一个整体手柄。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措施中:
所述手柄基体的上部为扁平状柄部;所述手柄操作部的下部与所述手柄基体的上部 经插接并紧固而合为一个整体手柄。
所述手柄操作部的下部的底面设竖向插槽,该插槽的侧壁上设紧固孔,所述手柄基 体的上部的顶面设插头,该插头上设有嵌件螺母,所述手柄操作部和所述手柄基体由穿 过插槽的紧固孔与插头的嵌件螺母旋合的螺钉合为一个整体手柄。
所述手柄操作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手柄基体的厚度,所述手柄操作部的头部圆滑,其 头部的顶面设凹坑。
所述手柄操作部为六面体结构,其顶面为圆弧面,底面为平面,前、后、左三个面 均为竖直平面,右面的上部为竖直平面,右面的下部为向左下倾斜的斜面,在其前后面 与其它面交界处设有突起圆弧。
所述手柄基体上部的左右面设有加强筋。
所述手柄基体的圆缺盘的中心孔中安装耐磨嵌件。
所述手柄操作部的下部与所述手柄基体的上部经插接而合为一个整体手柄。
所述手柄操作部下半部的左侧或右侧设计成平面,手柄基体上部的柄部与手柄操作 部的平面搭接,然后再以螺钉连接成一体。
所述手柄操作部下半部的前侧表面或后侧表面开槽,将手柄基体上部的柄部与手柄 操作部的槽嵌接,然后再以螺钉连接成一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简单的机械连接实现了操作省力、方便、安全的目的,也增 强了断路器整体手柄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断路器的安全系数。同时,操作者可以更舒适 的操作断路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手柄部件;
图2是本发明的操作端;
图3是本发明的手柄基体;
图4是本发明的手柄部件在机构中的安装位置;
图5和图6是手柄操作部和手柄基体连接方式的另两个实施例;
图7和图8是手柄操作部设计成不同造型的另两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可安装与可拆卸功能的手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它包括一个手柄操作部1和一个手柄基体2。手柄操作部1是一个可安装与拆 卸的零件;手柄基体2的上部为扁平状柄部,下部为圆缺盘,该圆缺盘开有中心孔及若干用于 与断路器的零件连接的连接孔;手柄操作部1的下部与手柄基体2的上部经插接并紧固而合为 一个整体手柄。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91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