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与彩色滤光基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9313.0 | 申请日: | 2009-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4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余嘉洺;林玫娇;林文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33;G02F1/1362;G02F1/1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祁建国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液晶显示 面板 彩色 滤光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动元件矩阵基板;
一彩色滤光基板,配置于该主动元件矩阵基板上方,其中该彩色滤光基板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外表面以及一朝向该主动元件矩阵基板的内表面;
多个彩色滤光薄膜,配置于该内表面上;
一共通电极,配置于该些彩色滤光薄膜上;
多个配向突起,配置于该共通电极上;
多个间隙物,配置于该共通电极上;
至少一挡墙,配置于该共通电极上,其中该挡墙的一侧壁与该基板的其中一侧壁实质上切齐;
一框胶,配置于该主动元件矩阵基板与该彩色滤光基板之间;以及
一液晶层,配置于该框胶内,并位于该主动元件矩阵基板与该彩色滤光基板之间;
其中,该主动元件矩阵基板具有一像素矩阵以及一与该像素矩阵电性连接的外围线路,而该外围线路以及该共通电极的部分区域位于该框胶外,且该外围线路不与该共通电极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小于该主动元件矩阵基板,而该挡墙位于该主动元件矩阵基板上方,且挡墙与该主动元件矩阵基板维持一间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挡墙包括:
一第一挡墙,该第一挡墙的一第一侧壁与该基板的其中一长边的侧壁实质上切齐;以及
一第二挡墙,该第二挡墙的一第二侧壁与该基板的其中一短边的侧壁实质上切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挡墙与该第二挡墙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挡墙与该第二挡墙分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挡墙的材质与该配向突起的材质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挡墙的材质与该间隙物的材质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挡墙包括相互堆栈的一第一部分与一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材质与该配向突起的材质相同,而该第二部分的材质与该间隙物的材质相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堆栈于该第二部分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部分堆栈于该第一部分上。
11.一种彩色滤光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于一基板上形成多个彩色滤光薄膜;
于该些彩色滤光薄膜上形成一共通电极;以及
于该共通电极上形成多个配向突起、多个间隙物以及至少一挡墙,其中该挡墙与该些配向突起一并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于该共通电极、该些配向突起以及该些间隙物上形成一配向膜。
13.一种彩色滤光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于一基板上形成多个彩色滤光薄膜;
于该些彩色滤光薄膜上形成一共通电极;以及
于该共通电极上形成多个配向突起、多个间隙物以及至少一挡墙,其中该挡墙与该些间隙物一并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于该共通电极、该些配向突起以及该些间隙物上形成一配向膜。
15.一种彩色滤光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于一基板上形成多个彩色滤光薄膜;
于该些彩色滤光薄膜上形成一共通电极;以及
于该共通电极上形成多个配向突起、多个间隙物以及至少一挡墙,其中该挡墙与该些配向突起以及该些间隙物一并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于该共通电极、该些配向突起以及该些间隙物上形成一配向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93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车站钩计划传输管理系统
- 下一篇:导光元件与背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