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码和/或解码系统数据的方法、装置、系统和体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9482.4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5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20/00 | 分类号: | G11B20/00;G11C16/06;H03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宋 鹤;南 霆 |
地址: | 巴巴多斯*** | 国省代码: | 巴巴多斯;B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 解码 系统 数据 方法 装置 体系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数据存储和检索的领域。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实 施例涉及用于对系统数据(或元数据)多次编码的方法、装置、系统和体 系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一些传统的数据存储系统中,例如在那些采用硬盘驱动器、致密 盘、数字多功能盘(DVD)、闪存和随机访问存储器的数据存储系统中, 所谓的用户数据和元数据可被存储在同一个扇区中。用户数据可包括诸如 文档、照片、音频文件、媒体文件、操作文件等等之类的数据。关于用户 数据的附加信息可由系统生成并且例如可对应于用户数据的长度和/或位 置、用户数据的创建时间、用户数据的类型、用户数据的保护状态,等 等。该附加信息有时被称为系统数据,或者元数据。一般地,用户数据占 用的存储空间比相应元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要大得多。为了帮助诸如数据 组合、索引和搜索之类的系统操作,存储系统经常需要仅访问元数据。
一些传统的数据存储系统还可以结合纠错和/或差错检测来确保对用户 数据和元数据两者的可靠存储和检索。例如,通过采用诸如Bose- Chaudhuri-Hocquenghem(BCH)编码、Reed-Solomon编码、低密度奇偶 校验编码、Hamming编码、Reed-Muller编码、二进制Golay编码、Viterbi 编码、Turbo编码、最优矩形编码或迭代编码之类的纠错算法,或者通过 采用诸如奇偶校验比特、校验和或者循环冗余校验之类的差错检测算法, 可以从相应的用户数据和/或元数据生成冗余数据。冗余数据通常与用户数 据和元数据被存储在同一扇区中。
参考图1和2的示例,一些传统的体系结构包括将用户数据20、元数 据30和冗余数据40存储在存储系统的同一个扇区10中,其中冗余数据 40对应于联合编码的用户数据20和元数据30。对用户数据和元数据进行 联合编码(即,将用户数据和元数据一起作为单个串行数据流进行编码) 提供了对用户数据的更可靠存储和检索。出于说明而非限制目的,假定在 每个扇区10中,4千字节被分配给用户数据20,并且80字节被分配给元 数据。如果生成与对用户数据20和元数据30的联合16比特BCH编码相 对应的冗余数据40,则将会观察到,当等于60的BCH纠错力(T)(对 应于二进制数据的约T*16比特)被分配给冗余数据40时,对用户数据和 元数据两者解码的失败率概率约为10^-5。类似地,当T=117(对应于二 进制数据的约117*16比特)被分配给冗余数据40时,对用户数据和元数 据两者解码的失败率概率约为10^-25。然而,因为冗余数据40是从用户 数据20和元数据30两者生成的,所以用户数据20和元数据30都必须被 读取并被联合解码,即使在希望只检索元数据30时也是如此。从而,一 些传统的体系结构虽然使得数据存储和检索能够具有极佳的可靠性,但却 不能仅对元数据进行高吞吐量的检索。
从而,在一些其他的传统体系结构中,提供了两组冗余数据——一组 仅对应于用户数据,另一组仅对应于元数据。在这些方案中,元数据可以 独立于用户数据地利用其相应地冗余数据来被解码,从而使得能够仅对元 数据进行高吞吐量的检索。参考图3和4的示例,用户数据120、元数据 130、对应于用户数据120的第一冗余数据143和对应于元数据130的第二 冗余数据146被存储在存储系统的同一扇区110中。然而,分配给冗余数 据的总空间现在由第一冗余数据143和第二冗余数据146共享,这可能增 大开销成本和/或减小差错校验和/或纠正(ECC)的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未经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94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