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层反射型纳米纤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9874.0 | 申请日: | 200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8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范金土;吴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7/02;F16L59/02;D01D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层 反射 纳米 纤维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三层反射型纳米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层由纺织或无纺材料组成的基底;
一层纳米纤维网;和
一层红外辐射反射镀层。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三层反射型纳米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从以下材料中选择:棉、丝、麻、聚酯、尼龙、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醚、聚酰胺、聚酰亚胺、聚丙烯腈、聚氯乙烯和聚丙烯酸。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三层反射型纳米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辐射反射镀层从以下材料中选择:铝、银、金、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铈,或掺杂了氟、硼、铝、镓、铊、铜或铁的金属氧化物。
4、一种用于低温环境的隔热保温产品,包括一件制成品和插入所述制成品内部和外部之间的1至7个三层反射型纳米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反射型纳米纤维结构由纺织或无纺基底、纳米纤维网和红外辐射反射镀层制成。
5、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用于低温环境的隔热保温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材料从以下材料中选择:棉,丝,麻,聚酯,尼龙,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醚,聚酰胺,聚酰亚胺,聚丙烯腈,聚氯乙烯和聚丙烯酸。
6、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用于低温环境的隔热保温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辐射反射镀层从以下材料中选择:铝、银、金、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铈,或者掺杂了氟、硼、铝、镓、铊、铜或铁的金属氧化物。
7、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用于低温环境的隔热保温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成品从以下产品中选择:睡袋、外套、上衣、帽子、手套、毛衣、建筑材料和航空航天飞行器。
8、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用于低温环境的隔热保温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1至3个所述结构。
9、一种制造三层反射型纳米纤维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聚合物溶液和纺织或无纺基底;
把所述聚合物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在在所述基底上形成纳米纤维;以及
在所述基底支撑的聚合物纳米纤维上沉积红外辐射反射层。
10、根据权力要求9所述的制造三层反射型纳米纤维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的所述聚合物溶液从以下聚合物溶液中选择:聚乙烯、聚氯乙烯、尼龙、聚丙烯酸、聚丙烯腈、聚碳酸酯、聚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氨酯、聚乙烯醇、蛋白质和多糖。
11、根据权力要求9所述的制造三层反射型纳米纤维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所述红外辐射反射层的方法从以下方法中选择:溅射、等离子体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和溶胶-凝胶法。
12、根据权力要求9所述的制造三层反射型纳米纤维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电纺丝设备包含带正负极的高压电源、带毛细管或喷头的注射泵、针筒或溶液容器和喷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未经香港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98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行同步发射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投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