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r(OH)2·8H2O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9961.6 | 申请日: | 200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9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光;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科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11/02 | 分类号: | C01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许志勇 |
地址: | 561206***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r oh sub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r(OH)2·8H2O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利用Sr(HS)2来制备Sr(OH)2·8H2O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及敏感陶瓷的发展,对高品质的SrCO3需要也随之增加,Sr(OH)2工艺路线碳化合成的SrCO3可以满足上述行业的理化品质要求,传统的盐酸-液碱路线和高温分解浸出工艺路线制备的Sr(OH)2由于成本因素已没有竞争能力。
二氧化锰矿粉中主要含有锰和铁,在工业化生产中其它金属的含量相对于锰的含量非常低可以忽略不计。
申请人已经在在先申请的专利申请号为200910158214.0中揭示了初次提取Sr(OH)2·8H2O的方法,此处全文引用以做参考。在该在先申请中公开了从SrS溶液中经冷却直接分离氢氧化锶的方法。其利用SrS水解产生的Sr(OH)2与Sr(HS)2溶液,经冷却分离获得Sr(OH)2·8H2O粗品,再经除杂重结晶获得Sr(OH)2·8H2O产品,得以低成本工业生产Sr(OH)2·8H2O产品,然后利用母液或结晶出的Sr(OH)2·8H2O溶于水进行碳化得到SrCO3产品。该在先申请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式为:2SrS+2H2O→Sr(OH)2+Sr(HS)2,所以一次提取完Sr(OH)2后,剩下了Sr(HS)2溶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已经提取一次Sr(OH)2后剩下的Sr(HS)2溶液与氧化锰进行反应,进一步获得Sr(OH)2·8H2O产品,从而极大地降低了Sr(OH)2·8H2O的制备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氧化锰与Sr(HS)2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低成本制备Sr(OH)2·8H2O产品。
本发明主要涉及的化学反应式Sr(HS)2+MnO2→Sr(OH)2+SrSx+MnO,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将Sr(HS)2溶液浓度调为0.20~0.55mol/L,优选为0.40~0.55mol/L;
将上述Sr(HS)2溶液与氧化锰矿粉按锰∶硫=1∶1~1.1,铁∶硫=1∶1.5~1.65进行反应,维持反应温度在60~85℃范围,密闭搅拌1.5~3小时,固液分离,滤渣回收制备MnSO4产品,滤液密闭冷却至25~35℃,优选为30~35℃,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得粗Sr(OH)2·8H2O;
将所得粗Sr(OH)2·8H2O按照0.5~0.8mo l/L[Sr2+]用去离子水溶解,按照2~5ml/L的比例加入27.5重量%H2O2除硫,加热煮沸并维持15~30分钟,过滤分离,滤渣弃,滤液密闭冷却结晶至35~45℃,优选为40~45℃后进行离心分离,烘干固体,得最终产品Sr(OH)2·8H2O。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要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科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科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99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集成式冷却模块
- 下一篇:测量角度的直尺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