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阻式触摸检测系统及其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0625.3 | 申请日: | 200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7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5 | 分类号: | G06F3/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触摸 检测 系统 及其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触摸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阻式触摸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作为一种方便的人机交互界面,已经进入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便携式电子消费品和公共查询终端等方面广泛普及。由于成本的原因,目前市场上以电阻式触摸屏居多。
四线电阻式触摸屏主要由ITO玻璃101和ITO膜102构成,中间用点衬垫(DOT SPACER)隔离;两导电层之间进行印刷,包括绝缘层、粘结层以及一些过程保护印刷层。103为玻璃基板,108为柔性电路板(FPC),107为FPC板108上面的金属走线,105、112为银浆走线,109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ITO玻璃101和ITO膜102的透明导电层106、110上分别印有X和Y方向驱动电极104、111。工作时,若X方向加电压信号,则导电工作板(即ITO玻璃101)导电层106表面的电势沿X方向近似等梯度分布,与导电工作板导电层106接触的检测板(即ITO膜102)导电层110就得到了触摸点处的电势,该电势与X近似为线性关系。因此,电压信号可以反映出触摸点的位置。
实际中,四线屏的电势线不可能是等梯度的,特别是在工作板的驱动电极附近发生很大的变形。实际电势线与等梯度的电势线(理想线)之间的差值比例就是所谓的触摸屏的非线性。只有当触摸屏的非线性小到一定程度时,其反映的位置信息才是可以接受的;否则,需要额外的电路和软件来校正位置信息。
因此,现有的传统电阻式触摸屏因非线性而导致“枕形失真”问题的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可提供精确触摸点位置信息的电阻式触摸屏及其检测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阻式触摸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电阻式触摸屏、电阻检测电路和数据处理电路,所述电阻式触摸屏,包括:具有第一导电层的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导电层为按照预定数学规律分布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一条曲线;具有第二导电层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面积适配;所述电阻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末端连接,并检测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接触时对应触摸点与所述末端之间的电阻;以及所述数据处理电路,根据所述电阻和所述预定数学规律确定所述触摸点的坐标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阻式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包括:导电工作板,包括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为按照预定数学规律分布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一条曲线;以及检测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面积适配的第二导电层。
本发明通过把电阻式触摸屏的导电工作面上透明导电层蚀刻成一条按照预定数学规律分布的曲线,通过电路直接测量接触点处的电阻。利用测量电阻和该曲线的分布规律获得相应的触摸点位置坐标。该触摸屏的工作面无需产生均匀电场,避免了传统电阻式触摸屏的“枕形失真”的问题,从而提高触摸点位置检测的精确度和位置信息的准确性。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四线电阻式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阻式触摸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阻式触摸检测系统中电阻检测电路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阻式触摸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阻式触摸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阻式触摸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阻式触摸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检测系统包括由第一基板(substrate)301和第二基板302构成的电阻式触摸屏、电阻检测电路307和数据处理电路30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板301为氧化铟锡(ITO)玻璃形成的导电工作板,其可以包括玻璃303或其他绝缘透明材料。第二基板为ITO膜的检测板,其可以包括透明聚酯薄膜308或其它柔性绝缘薄膜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0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