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型脑炎病毒PrM/M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多肽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0656.9 | 申请日: | 200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7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华荣虹;步志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12N15/40;C12N15/63;C12N1/21;C07K19/00;G01N33/569;A61K39/12;A61K47/48;A61P31/14;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费碧华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脑炎 病毒 prm 蛋白 细胞 抗原 多肽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原表位多肽,尤其涉及乙型脑炎病毒PrM/M蛋白B 细胞抗原表位多肽,本发明还涉及该抗原表位多肽在诊断乙型脑炎病毒 中的应用,属于分子免疫学领域。
背景技术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一种重要蚊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毒首先于1953 年在日本从患者脑组织中分离获得,因此称日本脑炎病毒,所致疾病在 日本称日本乙型脑炎。在我国最早于1940年分离此病毒,为了与甲型 脑炎相区别,定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 30,000-50,000例乙脑病例,约25%-30%死亡,50%导致永久性中枢神 经系统后遗症。我国近年每年的乙脑病例大于5000例,死亡200例以 上。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多种动物易感,但除人、马和猪外通常不 呈现临床症状。对人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感染,人感染临床上 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母猪感染可 引起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公猪感染导致睾丸肿大影响繁殖性能为 特征,少数猪只感染可能呈现发热和神经症状,而其他猪则大多数不呈 显症状。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马属动物易感染,少数引起脑 炎与神经症状,马是终末宿主。蚊是JEV的主要传播媒介,猪是该病 毒在自然界中最重要的贮存与增殖宿主。乙型脑炎病毒主要在亚洲流 行,而最近发现在南半球也有报道,这说明流行性乙型脑炎可能在世界 范围内威胁着人类健康。
乙型脑炎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链正链RNA病毒。基 因组约11kb,包含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架(ORF),两端是5’端和3’ 端非编码区(UTR)。基因组5’端有帽子结构,但在3’端没有poly(A) 尾。ORF编码含3432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在病毒和宿主细胞蛋白酶 的作用下加工为10个成熟蛋白,包含3个结构蛋白(C,PrM/M,E), 7个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 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约30nm,有囊膜。JEV只有一个血清型,在抗 原性上与西罗病毒、墨罗河谷脑炎病毒、圣路易脑炎病毒等属同一血清 群,存在抗原交叉反应。E蛋白是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在诱 导机体免疫及病毒感染细胞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基因工程疫 苗和诊断试剂研究最常用的靶蛋白。但也是E蛋白在黄病毒科不同病 毒间和血清学交叉反应最大。因此以E蛋白为靶蛋白进行的血清学诊 断不能对不同黄病毒感染进行鉴别诊断。研究表明黄病毒科中乙型脑炎 病毒,西尼罗病毒,登革热病毒的PrM/M蛋白在血清学上不存在交叉 反应。所以将乙型脑炎病毒PrM/M蛋白作为血清学诊断检测的靶蛋白 具有更好的特异性(Cardose M J,Wang S M,Sum M S,et al.Antibodies against prM protein distinguish between previous infection with dengue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es.BMC Microbiology,2002,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06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