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制品装饰用拒水剂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0747.2 | 申请日: | 2009-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9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华;曹锋;邱永斌;王锡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3/18 | 分类号: | C09K3/18;C04B41/85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妙英 |
地址: | 214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制品 装饰 水剂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制品装饰用功能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拒水剂,尤其是指一种陶瓷制 品装饰用拒水剂,同时提供这种拒水剂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使固体表面不被水润湿、浸透,必须进行防水处理,其中具有抵抗润湿的性能称 为拒水性。拒水是在固体表面与水滴之间所引起的一种相对界面现象,与润湿正好相反。 拒水性质或程度受到固体表面的化学性质、吸附分子的存在量、表面粗糙度及孔隙率等 因素的影响。因此,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拒水剂其组成也不同。目前,国内对纺织品、建 筑用拒水剂的应用研究开展较多,纺织品使用拒水剂以改变织物的表面性能,使之不易 被水和常见油污所润湿。建筑工程用拒水剂主要是使建筑物防渗防漏。国内在纺织及防 水涂料上生产和使用的有机拒水基材主要有以下几种:(1)石蜡-铝皂类,(2)吡啶季铵 盐类,(3)羟甲基三聚氰胺衍生物,(4)硬脂酸铬络合物,(5)有机硅型,(6)氟烷基树脂 类等等。但对陶瓷装饰用拒水材料的研究尚为空白,更无国产陶瓷装饰用拒水剂问世, 国内所用均为日本进口品。而且建材的防水材料无法瞬时充分排水,更无法排开水固混 合物(陶瓷釉浆),从功能上讲也属不同性质的拒水材料。
在陶瓷制品的装饰中,一个产品需要采用多种装饰方法,为达到操作方便,且稳定 可靠,需首先在素坯的目标部位用毛笔涂刷拒水剂,产品上釉时该部位会充分排除釉层, 经烧成,拒水剂自身的色泽与釉的效果一起构成特殊的装饰,而通过加入不同的无机着 色成分,较大地丰富了装饰手段。现有陶瓷制品装饰用拒水剂均为日本进口品,价格很 贵,每公斤320元(不含运费);另外,随着陶瓷产品的升级换代,装饰效果的日益丰 富,该拒水材料国内用量很大,其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利用国内原材料,提供一种拒水响应时间、拒水效果、可操作 性达到日本产品指标的陶瓷制品装饰拒水剂,而价格只为日本产品的三分之一。
一般的陶瓷素坯,其表面能远大于水的表面能,因此,为了使其拒水,就要在其表 面涂一层低表面能的材料。硅橡胶的表面能约为25mJ/m2,是比较理想的拒水材料,氟 树脂的表面能约为5mJ/m2,是比较理想的拒水材料。
根据拒水机理,在陶瓷素坯表面吸附一层物质,使其原来的高能表面变为低能表面, 就可以获得具有拒水效果,且表面能愈小效果愈好,考虑到陶瓷生产的特殊性:1、稳 定性;2、可操作性;3、高温过程的无毒安全性;4、与无机色剂的相融性;5、本身高 温无残留性。经综合比较,因此本发明选择有机硅型系列作为拒水功能元成分。具体是 这样来实施的:
制品装饰用拒水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各组份重量配伍而成:
有机拒水功能元 44-50%
无机着色固化元 39-45%
火油 10-16%
其中:
有机拒水功能元的各组份重量配比为:
硅胶 45-50%
硅脂 35-40%
硅油 11-16%
无机着色固化元是透明着色固化元或者重量占80-90%的透明着色固化元与重量占 20-10%的着色剂的混合物,其中,透明着色固化元的组成物料重量配比为:
钾长石 40-47% 石英 15-20%
高岭土 5-8% 方解石 10-15%
ZnO 6-7% BaCO3 6-7%
硼酸 4-7%。
黑色着色氧化物的组成物料重量配比为:
Fe2O3 45-50% Co3O4 15-20%
Cr2O3 12-16% 煅烧高岭土 15-20%
除黑色外,其它色泽的着色剂均直接采用相应的商品色料。
陶瓷制品装饰用拒水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有机拒水功能元、无机着色固化 元及火油(稀释剂)分别称量后加入混料过筛机中,以30-45转/分的转速混练3-6 小时,然后过250目筛,装入密封容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0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