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耳间信号传输减少助听器中的声反馈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0816.X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5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伯·埃尔梅迪布;杰斯珀·延森;郭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H04R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威 |
地址: | 丹麦斯***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信号 传输 减少 助听器 中的 反馈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听音装置中的反馈抵消。本发明尤其涉及包括第一和 第二空间上分开的助听器的助听器系统,该系统适于处理输入声音以 根据用户需要输出声音。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在包括第一和第二助听器的助听器系统中减 少声反馈的方法,每一助听器处理声音以根据用户需要和助听器系统 的使用输出声音。
例如,本发明可用在如听音装置的应用中,听音装置如助听器、 头戴式耳机或有源耳塞。
背景技术
下面的现有技术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应用领域之一即助听器。
从助听器(具体为传声器和接收器彼此间距离较短的助听器)的 接收器到传声器的声泄漏在助听器增益增大到高于某点时可导致反 馈不稳定性或振荡。不稳定性条件由Nyquist准则给出,该准则规定 振荡将在环路周围的相位变化为360度的多倍且环路增益大于1时的 任何频率出现。
在传统反馈抵消算法中,试图通过自适应滤波器模拟声反馈路径 然后产生反馈信号的估计量。有几种更新自适应滤波器的方法。一种 常用的方法使用输出信号(从处理单元到接收器)作为参考信号及在 (来自传声器的输入信号)抵消之后使用残留信号作为误差信号,并 连同使误差信号的能量最小化的滤波器系数更新方法一起使用这些 信号,如最小均方(LMS)算法。这种方案称为“闭环标识的直接方 法”,并在图4的助听器中示出。
直接方法的好处在于,如果输出信号不与输入信号关联,则不必 使用参考信号中的探针噪声信号。然而,不幸的是,在助听器应用中, 输出和输入信号通常关联,因为输出信号实际上是输入信号的延时 (及处理)版本;因此,输入信号中的自相关导致输出信号和输入信 号之间的关联。如果这两个信号之间存在关联,反馈抵消滤波器不仅 将减少反馈效应,而且还消除输入信号的分量,从而导致信号失真及 可懂度(在输入信号是语音的情况下)和声音质量(在音频输入信号 的情况下)的可能损失。
US2007/0076910A1涉及操作听音装置系统的方法,该系统包括 位于人两耳处的第一和第二听音装置,其中每一听音装置的传声器信 号无线传输给另一听音装置并在那里进行处理以降低从接收器到给 定听音装置的传声器的声反馈风险。
WO99/43185A1涉及双耳助听器系统,该系统包括位于人两耳 处的第一和第二听音装置,其中每一听音装置的传声器信号无线传输 给另一听音装置,及其中每一助听器装置包括信号处理装置,其处理 来自其自身传声器的传声器信号及从另一助听器装置无线接收的传 声器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减少助听器系统中的声反馈效应的 备选方案。
在本发明中,减少声反馈的新方案通过使用耳间信号传输提出, 及可选使用二进位增益图提出。本发明方法需要两个空间上分开的听 音装置,如两个助听器,如一只耳朵一个。
本发明的目标通过附图及下面描述的发明实现。
本发明的目标通过包括第一和第二空间上分开的助听器的助听 器系统实现,该系统适于处理输入信号以根据用户需要输出声音,第 一助听器包括:
-用于将第一输入声音转换为第一电输入信号的第一输入变换 器;及
-用于将第一已处理的电输出信号转换为第一输出声音的第一 输出变换器;
第二助听器包括:
-用于将第二输入声音转换为第二电输入信号的第二输入变换 器;及
-用于将第二已处理的电输出信号转换为第二输出声音的第二 输出变换器;
-该系统适于实现:源自第一助听器的第一电输入信号的第一 Tx信号被传给第二助听器并按第二已处理的电输出信号的形式使 用;及源自第二助听器的第二电输入信号的第二Tx信号被传给第一 助听器并按第一已处理的电输出信号的形式使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减少或有效消除一对助听器中的声反馈 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康有限公司,未经奥迪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08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荧光体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等离子能量转换器以及实现其的电磁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