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过滤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1102.0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7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A·斯米蒂斯;J·T·克莱门茨;D·C·琼斯;H·S·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BHA控股公司;纳幕尔杜邦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16 | 分类号: | B01D39/16;D01D5/00;D04H1/5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晓玲;范 赤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过滤 介质 | ||
1. 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结构(10),包含:
包含用纺粘法由很多纤维形成的非织造合成织物(36)的基础基材(12),所述基础基材的最低过滤效率,按ASHRAE 52.2-1999试验法测定,为具有0.3 μm大小的颗粒的50%捕获;所述基础基材的阻力,按照EN-1822(1998)测定,小于2.5 mm水;所述非织造合成织物包含粘结区图案,所述粘结区图案包含很多基本平行的粘结区的间断线,每条粘结区的间断线包含多条与在各条粘结区线性线之间的非粘结区端对端排列的粘结区线性线;和
沉积在所述基础基材一面上的纳米纤维层(20),所述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结构的最低过滤效率,按ASHRAE 52.2-1999试验法测定,为具有0.3~0.4 μm大小的颗粒的75%捕获。
2. 按照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结构(10),其中所述基础基材(12)和所述纳米纤维层(20)的组合是基本电中性的。
3. 按照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结构(10),其中所述的很多纤维包含很多双组分纤维(30),该双组分纤维包含芯材(32)和鞘材(34),所述鞘材的熔点低于芯材。
4. 按照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结构(10),其中所述纳米纤维层(20)由电喷纺丝法、静电纺丝法、离心纺丝法或熔喷法形成。
5. 按照权利要求3的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结构(10),其中所述芯材(32)包含至少下列之一:聚酯、聚酰胺、聚烯烃、热塑性聚氨酯、聚醚酰亚胺、聚苯醚、聚苯硫醚和聚砜。
6. 按照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结构(10),其中所述基础基材(12)的基础重量为100 g/m2~300 g/m2。
7. 按照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结构(10),其中所述纳米纤维层(20)包含很多平均直径500 nm或更细的纳米纤维,所述纳米纤维层的基础重量为0.6 g/m2~20 g/m2。
8. 按照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结构(10),其中所述纳米纤维层(20)包含很多平均直径500 nm或更细的纳米纤维,所述纳米纤维层的基础重量为1.5 g/m2~2.5 g/m2。
9. 按照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结构(10),其中所述非织造合成织物(36)包含所述纺粘纤维的粘结区(46),所述粘结区是所述织物面积的10%~16%。
10. 按照权利要求3的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结构(10),其中所述芯材(32)包含芳族聚酰胺。
11. 按照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结构(10),其中所述的很多纤维包含12~18微米的平均直径。
12. 按照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结构(10),其中所述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结构的阻力,按照EN-1822(1998)测定,小于4.0 mm水。
13. 按照权利要求12的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结构(10),其中所述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结构的质量因子Qf大于450。
14. 按照权利要求12的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结构(10),其中所述复合材料过滤介质结构的质量因子Qf大于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HA控股公司;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BHA控股公司;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11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熔焊设备气缸辅助缓冲装置
- 下一篇:防尘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