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1761.4 | 申请日: | 200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4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廖登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1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源 装置 | ||
1.一种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装置包括:
至少一导光板,具有一对相对应的入光面;
多个发光单元,分别面对配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二入光面,配置在所述其中一入光面的每一发光单元,其配置位置是对应于配置在所述另一入光面的相邻二发光单元间的邻近中点位置处,使所述各个发光单元所发出光线的光投射区域均布于所述导光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具有一预定发散角度,配置在所述其中一入光面的每一发光单元,其配置位置是对应于配置在所述另一入光面的相邻二发光单元的发散角度的边界的交会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更形成有多个用以容置所述发光单元的凹陷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底面更形成有一反射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侧边更形成有一偏移遮敝区段,在多个导光板并置组合时,位在所述相邻的导光板间的发光单元恰对应于所述相邻的导光板的偏移遮敝区段,被所述偏移遮敝区段所遮蔽覆盖。
6.一种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装置包括:
多个导光板,并置组合而形成一延伸导光板,所述各个导光板两侧边具有一对相对应的入光面,且延伸形成有一偏移遮敝区段;
多个发光单元,分别面对配置在所述各个导光板的二入光面,配置在所述同一导光板的其中一入光面的每一发光单元,其配置位置是对应于配置在所述同一导光板的另一入光面的相邻二发光单元之间,且位在所述相邻的导光板间的发光单元恰对应于所述相邻的导光板的偏移遮敝区段,被所述偏移遮敝区段所遮蔽覆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具有一预定发散角度,配置在所述同一导光板的其中一入光面的每一发光单元,其配置位置是对应于配置在所述同一导光板的另一入光面的相邻二发光单元的发散角度的边界的交会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在所述同一导光板的其中一入光面的每一发光单元,其配置位置是对应于配置在所述同一导光板的另一入光面的相邻二发光单元间的邻近中点位置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更形成有多个用以容置所述发光单元的凹陷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底面更形成有一反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巨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17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