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水性油墨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2097.5 | 申请日: | 200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3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蔡雪秋;曹成宝;徐斯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兰天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 | 分类号: | C09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凹版印刷 水性油墨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行业中的原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 水性油墨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大多数印刷用的油墨中,都含有或多或少的挥发 性有机化合物,尤其在丝网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板印刷中 所使用的油墨都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由于在易挥发性的有机化合 物中,一般都会含有许多对人体、对环境有害的物质成分,这些有害 的物质成分可能会通过包装物渗透到食品、药品等直接与人体接触的 中物体上,因此含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的油墨,因此,世界卫生组 织及中国政府,在用于食品类、药品等包装物在印刷品中挥发性有机 化合物的含量受到了严格的限定。在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有挥发性有 机化合物含量较低的水性油墨,例如中国专利00104371.4; 02158999.2;95120946.9;97198466.2中公开了相关的技术方案,上 述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只适用于打印机专用油墨,或适用 于书写笔芯的专用油墨。而目前在印刷行业中大批量使用的丝网印 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板印刷专用油墨中还含有较多的易挥发 性有机化合物。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含有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油 墨的配方及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设计一种用于凹版印 刷的水性油墨及制作方法,该水溶性油墨可彻底改变有机物在印刷品 中的残留问题,同时达到了油墨在干燥过程中无污染,挥发性有机化 合物零排放的目的,还可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 水性油墨,所述水性油墨包括重量比为:25%~35%的水性丙烯酸成 膜乳液、20%~25%的水性丙烯酸不成膜乳液、30%~35%的水性树脂 液,其中所述水性树脂液由15%~25%的水、15%~25%的乙醇、 10%~15%的氨水或乙醇胺、30%~40%的固体高分子丙烯酸树脂所组 成,水性树脂液的各组分之和为100%。
其中,较佳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性油墨中还可以包括重量比为: 0.1%~0.5%的水性消泡剂、0.2%~2%的流平剂、8%~12%的水性蜡浆、 0.5%~2%的抗刮剂、1%~3%的成膜剂。
其中,较佳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性油墨中还可以包括重量比为: 10%~15%的水溶性改性聚乙烯沙面粉、10%~15%的水性哑光浆,所 述水溶性改性聚乙烯沙面粉为20~30微米直径的颗粒状。
其中,在所述水性树脂液中水与乙醇的最佳体积配比为1∶1。
其中,较佳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性油墨的pH值可以通过氨水 或乙醇胺的添加量进行调节,所述水性油墨的pH值可控制在7~8.5 之间。
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水性油墨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
S1:在常温、常压下将重量比为15%~25%的水、15%~25%的乙 醇与10%~15%的氨水或乙醇胺制成混合液;
S2:将重量比为30%~40%的固体高分子丙烯酸树脂均匀地、且 分散地添加到S1步骤中所述的混合液中;
S3:用分散机将S2步骤中所合成的混合液进行分散,所述分散 的时间为60~100分钟,分散后的所述混合液为水性树脂液;
S4:将30%~35%的所述水性树脂液与25%~35%的水性丙烯酸成 膜乳液、20%~25%的水性丙烯酸不成膜乳液混合;
S5:用分散机分散在S4步骤中得到的混合液,且在分散过程中 添加0.1%~0.5%的水性消泡剂、0.2%~2%的流平剂、8%~12%的水性 蜡浆、0.5%~2%的抗刮剂、1%~3%的成膜剂、10%~15%的水溶性改 性聚乙烯沙面粉、10%~15%的水性哑光浆。
其中,在S3所述步骤中,将所述分散机的转速控制在1000~1500 转/分钟。
其中,在S5所述步骤中,将所述分散机的转速控制在500~800 转/分钟。
其中,在S5所述步骤中,所述混合液在所述分散机中分散的时 间应控制在30~6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兰天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兰天彩印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20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一代网络中传输多媒体业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消化道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