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轮对压式矫直切断机粗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2149.9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7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琦;刘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天浩泰轨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志坚 |
地址: | 471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对 矫直 切断 机粗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矫直机上的一种矫直机装置,尤其是一种滚轮对压式矫直切断机粗矫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钢筋矫直设备中的粗矫装置大多采用滚轮交错互压式矫直方式,其结构形式是:在安装板上并排装有若干个相间隔的定滚轮,在定滚轮间隔处的上方或下方装有可移动的动滚轮,钢筋沿定滚轮与动滚轮的外圆滚道穿过,调整动滚轮与定滚轮之间的相对位置,使两种滚轮在一平面内相互交错,钢筋在定滚轮和动滚轮之间穿过时,以波浪形式穿过,钢筋经反复变形而矫直;由于设计的原因,这种粗矫直结构较易出现当钢筋沿圆周切线方向有扭转力时,不能有效阻止钢筋的扭转,如后级精矫部分采用转箍斜辊式矫直装置,则不仅会造成钢筋沿外圆圆周方法扭转,影响钢筋的矫直效果和质量,严重时扭转力会通过钢筋传递至前级盘园钢筋处,使钢筋盘园至矫直机间的那段钢筋打卷,造成矫直机无法牵引钢筋,致使矫直机无法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轮对压式矫直切断机粗矫装置,所述的滚轮对压式矫直切断机粗矫装置通过牵引钢筋的牵引机构将钢筋引入,然后通过两次滚轮对压和定滚轮的效正,实现了钢筋的粗矫,本发明在满足钢筋粗矫效果的同时,有效防止了钢筋的扭转;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调整方便;可定量调整动滚轮压下量和压紧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滚轮对压式矫直切断机粗矫装置,包括用于导引钢筋的导向机构;用于反复修效钢筋的定、动滚轮设置;所述导引钢筋的导向机构,底板上部外侧通过压条套卡滑座B,所述滑座B外侧上、下分别设有带槽滚轮、导向轮,其中上部带槽滚轮通过轴承固定在轴上,轴由滑座B内侧的螺母固定在所述滑座B上部,所述下部导向轮通过轴承固定在导向轮轴外端,所述上、下两个带槽滚轮、导向轮对应的槽形成导引钢筋的导向机构;所述反复修效钢筋的定、动滚轮设置,在滑座B一侧的底板外侧面、压条下部设有至少两套定、动滚轮,所述动滚轮包括上部的上滑块和下部的下滑块及分别固定在两滑块上的V型轮,所述顶丝座固定设置在底板的下端,顶丝穿过顶丝座插入下滑块的下端面,顶丝上端与下滑块活动配合,所述上部螺栓穿过压条顶在导向套的上端面,导向套下端插在上滑块的上部孔内,所述弹簧上端顶在导向套的上部外檐,弹簧下端顶在上滑块的上端面,两V型轮分别套卡在轴承的外缘,轴承通过轴与上滑块、下滑块固定,所述上滑块、下滑块的两侧与滑座B、滑座C或滑座C、滑座A的导轨滑动配合,在上滑块、下滑块对应的端面设有弹簧形成动滚轮;所述的定滚轮的滑座C或滑座A设置在底板外侧面和压条下部并通过螺丝穿过螺孔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带槽滚轮通过轴承分别固定在滑座C、滑座A上部形成所述定滚轮;定滚轮、动滚轮为间隔设置。
所述的滚轮对压式矫直切断机粗矫装置,定滚轮、动滚轮设置为至少两套。
所述的滚轮对压式矫直切断机粗矫装置,设在滑座B上的带槽滚轮、设在滑座C上的带槽滚轮及设在滑座A上的带槽滚轮为同一水平线。
所述的滚轮对压式矫直切断机粗矫装置,在所述任一带槽滚轮、V型轮的外侧面设有端盖,所述锁紧螺钉穿过端盖外缘与带槽滚轮或V型轮的外侧面连接。
所述的滚轮对压式矫直切断机粗矫装置,在所述滑座B下部设置的导向轮通过两组轴承套在所述导向轮轴一端,导向轮轴的另一端穿在滑座B下部孔内,所述压盖扣在导向轮外侧,在外侧的轴承与压盖之间设有挡圈。
所述的滚轮对压式矫直切断机粗矫装置,所述压条通过多个固定螺钉固定在底板上部的外侧面上。
所述的滚轮对压式矫直切断机粗矫装置,所述底板两侧设有多个槽孔,所述锁紧螺钉穿过槽孔连接主机。
所述的滚轮对压式矫直切断机粗矫装置,顶丝座通过所述螺钉交错连接底板。
所述的滚轮对压式矫直切断机粗矫装置,所述滑座C通过销钉连接底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天浩泰轨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天浩泰轨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21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