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工艺加工劣质原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2163.9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7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执刚;许友好;谢朝钢;王子军;张久顺;王翠红;陈昀;朱根权;龚剑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7/04 | 分类号: | C10G67/04;C10G6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景朝;庞立志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工艺 加工 劣质 原油 方法 | ||
1.一种组合工艺加工劣质原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劣质重油原料经预热后进入溶剂脱沥青单元的抽提塔中部或上部,同时抽提塔的下部按预定的溶剂比引入C3-C7烷烃或烯烃溶剂,原料和溶剂在抽提塔内进行逆流接触抽提,抽提温度为40-280℃,压力为0.1-0.6MPa,溶剂比为1.0-13.0v/v,含有大量溶剂的脱沥青油从抽提塔顶部流出,含少量溶剂的脱油沥青从抽提塔底部排出,从脱油沥青和脱沥青油中回收溶剂并重复利用,得到脱沥青油和沥青(或脱沥青油、胶质和沥青);
(2)将脱沥青油预热后进入催化转化反应器的第一反应区与热的催化转化催化剂接触发生裂化反应,生成的油气和用过的催化剂任选与轻质原料油和/或冷激介质混合后进入催化转化反应器的第二反应区,进行裂化反应、氢转移反应和异构化反应,反应产物和待生催化剂经气固分离后,反应产物进入分离系统分离为干气、液化气、汽油、柴油和催化蜡油,待生催化剂经水蒸汽汽提后输送到再生器进行烧焦再生,热的再生催化剂返回反应器循环使用;其中所述的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反应条件足以使反应得到包含占原料油12-60wt%,优选20-40wt%,的催化蜡油产物;
(3)所述催化蜡油进入加氢处理装置,得到加氢催化蜡油;
(4)所述加氢催化蜡油循环至步骤(2)催化转化反应器的第一反应区或/和其它催化转化装置进一步反应得到目的产物轻质燃料油。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劣质原料油为重质石油烃和/或其它矿物油,其中重质石油烃选自减压渣油、劣质的常压渣油、劣质的加氢渣油、焦化瓦斯油、脱沥青油、高酸值原油和高金属原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它矿物油为煤液化油、油砂油、和页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劣质原料油的性质满足下列指标中的至少一种:密度为900-1000千克/米3,残炭为4-15wt%,金属含量为15-600μg/g,酸值为0.5-20mgKOH/g。
4.按照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劣质原料油的性质满足下列指标中的至少一种:密度为930-960千克/米3,残炭为6-12wt%,金属含量为15-100μg/g,酸值为0.5-10mgKOH/g。
5.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反应条件是足以使反应得到占原料油20-40wt%的催化蜡油产物。
6.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原料油选自液化气、汽油、柴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7.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激介质选自冷激剂、冷却的再生催化剂、冷却的半再生催化剂、待生催化剂和新鲜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中冷激剂是选自液化气、粗汽油、稳定汽油、柴油、重柴油或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冷却的再生催化剂和冷却的半再生催化剂是待生催化剂分别经两段再生和一段再生后冷却得到。
8.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转化催化剂包括沸石、无机氧化物和任选的粘土,以催化剂总重量计,含有1-50wt%的沸石、5-99wt%的无机氧化物和0-70wt%的粘土,其中沸石作为活性组分,为中孔沸石和/或任选的大孔沸石。
9.按照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孔沸石占沸石总重量的0-50wt%。
10.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应区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510-650℃、重时空速为10-200h-1、催化剂与原料油的重量比为(3-15)∶1、水蒸汽与原料油的重量比为(0.03-0.3)∶1、压力为130-450kPa。
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应区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520-600℃、重时空速为15-150h-1、催化剂与原料油的重量比为(4-12)∶1、水蒸汽与原料油的重量比为(0.05-0.2)∶1、压力为130-450kPa。
1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应区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420-550℃、重时空速为5-150h-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21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马抗菌肽毕赤酵母工程菌及其在养殖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粘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