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文流量控制方法和基站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2389.9 | 申请日: | 200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1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钱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10 | 分类号: | H04W28/10;H04W28/14;H04W8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文 流量 控制 方法 基站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流量控制方法和基站控制 器。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中,数据业务非连续性的特点影响着基站控制器和基站之间 带宽资源的有效使用。为了提高基站控制器和基站之间传输资源的利用率,采 用的方法是给非连续性的业务配置激活因子,业务接入时根据业务的最大速率 乘以激活因子给该业务分配带宽。从基站控制器侧来看,在一个端口接入的业 务最大带宽大于实际可用带宽。业务建立后流量是突发的,当在某一时刻业务 的即时流量大于端口可用带宽时,基站控制器的发送能力不足以把这些报文都 发送出去,在基站控制器内部产生丢包。
当前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基站和基站控制器之间的反馈来对基站控制器侧 的发送流量进行控制。基站控制器内部的丢包在基站检测到以后,基站给基站 控制器发负确认提示控制器有丢包,然后在基站控制器侧执行降速。这样的反 馈过程跨越了基站和基站控制器,反馈周期长,引入了基站和基站控制器之间 接口的双向时延,无法实时地对基站控制器侧的发送流量进行较好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流量控制方法和基站控制器,用以实现对基 站控制器侧的发送流量进行较好的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流量控制方法,包括:
基站控制器中的网络控制器模块将从所述基站控制器中的上游数据源模 块接收的报文放入相应的队列后,确定所述队列的缓存水平值是否达到预先设 置的高门限值;
若达到了所述高门限值,则构造降速流控帧并发送至所述上游数据源模 块;
所述网络控制器模块从队列中调度出报文后,确定所述队列的缓存水平值 是否达到预先设置的低门限值;
若达到了所述低门限值,则构造升速流控帧并发送至所述上游数据源模 块;
所述上游数据源模块根据接收的所述降速流控帧或升速流控帧,降低或者 提升其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报文的速度;
其中,将接收的报文放入队列,具体包括:
根据接收的报文的端口号和队列号,将其对应的报文描述符放入队列中, 所述报文描述符指示报文存放的地址和报文长度;
从队列中调度出报文,具体包括:
根据报文描述符指示的报文存放的地址,以先进先出的方式,将报文调度 至所述基站控制器的MAC缓存并向外发送。
所述发送降速流控帧或升速流控帧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根据队列中各报文描述符对应的报文的队列号,在反向表中查找其对应的 上游数据源模块索引,所述反向表中对应记录报文端口号、队列号与发送该报 文的上游数据源模块的索引;
根据查询到的上游数据源模块的索引,向各上游数据源模块发送构造的降 速流控帧或升速流控帧。
所述缓存水平值根据队列中任一报文的长度值以及队列中的报文总数来 确定。
所述上游数据源模块根据接收的所述降速流控帧,降低其报文的发送速 度,包括:
当所述上游数据源模块处于快速升速状态或者步长升速状态,所述上游数 据源模块根据接收的降速流控帧,跃迁至降速状态;
当所述上游数据源模块处于降速状态时,丢弃所述降速流控帧;
所述快速升速状态定义为每隔ttl周期,报文发送速度呈指数增长的状态;
所述步长升速状态定义为当所述快速升速状态的报文发送速度达到设定 的门限值时,每隔ttl周期,报文发送速度以设定的步长增长的状态;
所述降速状态定义为每隔ttl周期,报文发送速度固定等于V*b的状态; 所述V表示从快速升速状态或步长升速状态跃迁至所述降速状态时的报文发 送速度;所述b表示设定的降速因子,取值范围大于0小于1。
所述上游数据源模块根据接收的所述升速流控帧,提升其报文的发送速 度,包括:
当所述上游数据源模块处于降速状态时,启动定时器,若在设定的时间内 未收到升速流控帧,则自动跃迁至快速升速状态;
若在设定的时间内收到升速流控帧,则根据接收的升速流控帧,跃迁至快 速升速状态,并在报文发送速度达到设定的门限值时,由快速升速状态跃迁至 步长升速状态;
当所述上游数据源模块当前处于快速升速状态或者步长升速状态,丢弃所 述升速流控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23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