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更换公路桥桥台上板式橡胶支座的钢筋骨架定位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2766.9 | 申请日: | 200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2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量;张晓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鑫实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更换 公路桥 桥台 板式 橡胶 支座 钢筋 骨架 定位 | ||
1.一种更换公路桥桥台上板式橡胶支座的钢筋骨架定位法,将按如下的操作工序依次进行:在桥台顶部设置一个锚固区,将坍塌部位的新旧混凝土固结在一起,将开裂部位的混凝土锁定在一起,并为安装新支座基础〔16〕的钢筋骨架〔12〕设制支撑点和焊接点;使用电动切割片对桥台顶部进行切割,清除多余的混凝土,以形成新桥台顶面〔3〕;利用超薄型千斤顶和临时支座〔10〕将主梁〔1〕按桥面施工路拱线顶升到位;在桥台顶部的更换支座部位设置开挖区〔17〕,使该处顶层锚杆〔5〕的上表面裸露;在开挖区〔17〕的上方,对主梁〔1〕的底面进行打磨,并安装新支座上垫石〔11〕;在开挖区〔17〕内制做新支座基础〔16〕;在新支座基础〔16〕顶面的正中部位粘贴新支座〔9〕;整体回落主梁〔1〕,由新支座〔9〕对其进行支撑;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在桥台伸缩缝的主梁一侧,桥面施工路拱线根据桥面纵坡确定。当整个一孔的主梁〔1〕按桥面施工路拱线被支顶到位后,主梁〔1〕底面的标高和倾角随之被确定;新支座基础〔16〕由不锈钢框〔13〕、钢筋骨架〔12〕和C30早强无收缩混凝土构成,其长与宽分别大于新支座〔9〕的长与宽80mm,它的顶面与新支座上垫石〔11〕的底面相平行,二者的间距等于新支座〔9〕的厚度加3mm;不锈钢框〔13〕与钢筋骨架〔12〕是相互配套的两个构件,在开挖区〔17〕内,首先对钢筋骨架〔12〕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将不锈钢框〔13〕与钢筋骨架〔12〕组装在一起,最后灌注C30早强无收缩混凝土;当主梁〔1〕回落后,所有的新支座〔9〕皆承受均布荷载,桥面路拱线与设计路拱线相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换公路桥桥台上板式橡胶支座的钢筋骨架定位法,其特征是:锚固区的锚杆〔5〕用Φ20钢筋制做,其长度等于原桥台顶面的宽度,其顶端为刀刃状,其尾端面与锚杆〔5〕的轴向相垂直;所有锚杆〔5〕皆沿纵桥向水平打入,其顶端伸入桥台靠背〔4〕20mm,其尾端凹入桥台立面〔2〕20mm;锚孔的口径为34mm,锚杆〔5〕用锚固包固定于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换公路桥桥台上板式橡胶支座的钢筋骨架定位法,其特征是:在锚固区,自上而下共设置3层锚杆〔5〕,每一层锚杆〔5〕都横贯整个桥台的宽度;第一层锚杆〔5〕距主梁底面160mm,其横向间距为200mm;第二层锚杆〔5〕距主梁底面460mm,其横向间距为400mm;第三层锚杆〔5〕距主梁底面760mm,其横向间距亦为4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更换公路桥桥台上板式橡胶支座的钢筋骨架定位法,其特征是:在每一层锚杆〔5〕尾端的上方和下方,各焊接一根ф10钢筋,以形成横向钢筋构件〔6〕;在相邻的两层锚杆〔5〕之间,都并排设2根ф10钢筋,以形成竖向钢筋构件〔7〕;在竖向钢筋构件〔7〕与横向钢筋构件〔6〕的交汇处实施焊接,以形成完整的钢结构;所有的竖向钢筋构件〔7〕与横向钢筋构件〔6〕都通过混凝土表面的开挖槽凹入桥台立面〔2〕2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更换公路桥桥台上板式橡胶支座的钢筋骨架定位法,其特征是:在桥台立面〔2〕的顶部加设钢模板,将锚固区内的开挖槽、锚杆〔5〕尾端、竖向钢筋构件〔7〕和横向钢筋构件〔6〕全部覆盖;向该钢模板内灌注C30无收缩混凝土灌料,将混凝土表面的开挖槽全部填平,使桥台立面〔2〕的顶部恢复到该桥刚竣工时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换公路桥桥台上板式橡胶支座的钢筋骨架定位法,其特征是:对桥台顶部切割后,新桥台顶面〔3〕与主梁〔1〕底面的间距为新支座〔9〕厚度的1.8-2.0倍,沿纵桥向它比原桥台顶面窄100mm;在每一个原支座〔8〕的左右两侧,沿横桥向都保留50mm宽的混凝土暂不切割,以保持原支座〔8〕的稳定;在新桥台顶面〔3〕涂抹一层密封水泥浆,以封堵混凝土表层的裂缝和裂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换公路桥桥台上板式橡胶支座的钢筋骨架定位法,其特征是:在新桥台顶面〔3〕,从桥台的一侧开始,向另一侧顺次运作超薄型千斤顶,每次超薄型千斤顶只向上顶升0.5mm;通过若干个这样的支顶程序,主梁〔1〕便按照桥面施工路拱线被支顶到位;在操作超薄型千斤顶的同时,及时调起临时支座〔10〕的高度,将主梁〔1〕撑住;当主梁〔1〕被支顶到位后,将超薄型千斤顶撤出,只剩临时支座〔10〕支撑主梁〔1〕,直至更换支座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鑫实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鑫实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27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