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南美白对虾蒸煮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3472.8 | 申请日: | 2009-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1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开泉;沈梅和;吴领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九寿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3 | 分类号: | A23L1/33;A23L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7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南美 对虾 蒸煮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南美白对虾蒸煮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世界各地的食品市场上,所销售的即食型食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从瓜果、蔬菜到鸡鸭鹅,、马牛羊等动植物,还有海洋中的鱼虾等水产品,都要加工成为各式各样的即食型食品,投入市场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这些即食型食品在进入市场前,是经过很多方法加工出来的,其第一步必须是先把原料食品(生品)加工成为熟质食品,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地域及层次添加入不同的佐料进行精制,以满足各种消费者的口味。
众所周知,在我国大多数制造商在把原料食品(生品),加工成熟食品时,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基本有三种:第一种是油炸法,即把准备好的食品原料放入事先烧滚的食用油中炸熟,然后再配入各种佐料精制;第二种方法是水煮法,这种方法是将食品原料直接放入水中煮熟,水可以预先烧沸,也可以在装入食品原料后再加热;第三种方法是蒸煮尖,这种方法是将食品原料投入一种专用的设备中,然后将蒸汽导入设备里,利用蒸汽的热量把原料食品蒸熟。三种方法所需要的燃料视加工的设备及方式而定,即可以用煤、电,也要以用燃油,甚至木材等。三种方法所加工出来的食品各有风味及特色。但是由于三种方法所采用的方式工加工设备不同,因此,其加工成本、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等也都不同。第一种是油炸法,这种方法由于其能耗大,只能适应一些家庭式作坊采用较为简单的小容器利用煤或废木材做为热能进行加工,如果是大批量生产,就必须运用一种专用设备并以燃油或电能做为热能进行生产。而目前,由于世界燃油及电源的价格都在不断地上涨,除此以外,在生产时每100公厅食品还要耗掉食用油6到8公斤。加工企业如果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生产,必须投入大量的生产成本。因而利润势必大受影响而降低。因此这种方法许多企业已弃之不用。第二种方法是水煮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产品煮熟速度快,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但是这种方法在生产中,必须经常对水里的食品上下拌动,否则煮好的食品就会有部分夹生,从而影响了产品质量,特别是这种方法对食品的煮熟时间也难于掌握,从而变的过烂甚至是流质的食品,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给企业造成损失,这种方法也不理想。第三种方法为蒸煮法,这种方法是把需要加工的原料食品放进一种专用的设备中,然后利用水蒸汽把食品蒸熟,由于这种方法不是直接把食品投入食用油或水中加工,因此,在加工时如果蒸煮的时间过长,也不会把食品蒸烂,食品的质量不会随着时间和延长而受影响。另外,由于这种加工方法可以用煤、废木料等较为廉价的原料作为燃料来制造热能,因此,其成本投入大为下降,从而成为许多食品加工企业的首选方法。南美白对虾由于肉质鲜美,食用南美白对虾讲究色、香、味,加工成熟食品时,适用蒸煮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蒸汽为热能的,对加工南美白对虾能够实现连续作业,并且能耗低,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操作简单的南美白对虾蒸煮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南美白对虾蒸煮机,包括机架、输送带、输送带传动机构、蒸煮仓、蒸汽输送管,所述的输送带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的蒸煮仓内设置有蒸汽喷淋头,所述的蒸汽喷淋头设置在蒸汽输送管上。
所述的蒸煮仓上方设置有排气管,所述的排气管设置有排气蝶阀。
所述的南美白对虾蒸煮机还包括鼓风装置,所述的鼓风装置由风扇座和风扇构成,所述的风扇座设置在蒸煮仓的箱盖上,所述的风扇设置在风扇座上。
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输送带松紧调节轮。
所述蒸煮仓下方还设有排水管,蒸煮仓前后进出处分别设有前后密封胶帘。
所述的输送带为不锈钢网状结构。
所述的机架为一长方体结构;所述的蒸煮仓为与机架相适应的长方形箱体,其上有呈长拱形的箱盖。
所述输送带传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带、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导轨,所述的电机通过传动带与主动链轮连接,所述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的输送带通过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的电机和导轨设置在机架的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九寿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九寿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34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