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阿魏菇生物学特性的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3569.9 | 申请日: | 200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7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恒雷;万红贵;张军;吕杰;吕长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恒雷;万红贵;张军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08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阿魏 生物学 特性 标准化 高产 栽培技术 | ||
1、显著影响阿魏菇菌丝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营养、湿度、CO2浓度、光照及酸碱度等生物学特性。其特征在于:阿魏菇菌丝体在15℃~31℃均生长正常,但以25℃~27℃为最适,温度过高,如35℃菌丝则停止生长;阿魏菇菌丝体能在2.0%小麦粉(玉米粉或马铃薯或蔗糖或白砂糖)、0.4%酵母膏、1.5%麸皮、0.2%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的液体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阿魏菇菌丝体可在菌袋培养料含水量为60%~65%生长,但以60%为最佳;阿魏菇菌丝生长时能耐较高浓度的CO2,且污染率低,故其宜在较高的CO2浓度下培养,这样有利于抵御其它有害杂菌的侵染。阿魏菇菌丝生长宜在暗光中培养,光照越强菌丝体长势越差,且易老化;阿魏菇菌丝体可在酸碱度为4.0~11.0的培养基上生长,最适酸碱度为5.0~7.0。
2、显著影响阿魏菇子实体产量及品质的温度、营养、湿度、CO2浓度及光照等生物学特性。其特征在于:阿魏菇人工栽培中,子实体发育的最适温度白天仅为15℃~18℃,夜晚为5℃~8℃,子实体生长以8℃~18℃最适;阿魏菇是一种寄生兼腐生的菌类,能在棉子壳28%、麸皮6%、玉米粉4%、KH2PO40.2%、白砂糖1.0%、石膏粉0.4%,其余为无菌水的袋料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子实体产量高、品质好;阿魏菇子实体在空气相对湿度为80%~95%时,其发育正常,产量高;在子实体形成时应保持空气新鲜,CO2浓度应控制在450mg/L以内,氧气充足其子实体分化发育正常,品质优良;阿魏菇子实体一般在300lx~600lx光照条件下,其发育正常,若光线过暗时易出现畸形菇,且菌柄较长。
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2中阿魏菇生物学特性、应用液体制种于菌袋工厂化生产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斜面培养:用无菌接种钩刮取少量阿魏菇菌丝体,接种到PDA斜面培养基上,在25℃培养7d;种瓶培养:用无菌接种钩挑取一定量的斜面菌丝块,接种到装有350ml种瓶培养基的500ml广口瓶中,25℃恒温静置培养15d;其中,种瓶培养基的成分为(w/v):木屑粉30%、麸皮粉7%、白砂糖0.5%、石膏0.5%、石灰2%,其余为无菌水;发酵罐培养:将经过种瓶培养的菌丝块打散,无菌操作并瓶入装有1.5L无菌水的2L锥形瓶中,然后加入0.2%的土霉素等广谱抗菌素抑止杂菌污染,按1∶20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100L液体培养基的150L气升式发酵罐中,通气充分搅拌培养,25℃发酵120小时;其中,发酵罐中的液体培养基的成分为(w/v):小麦粉1.0%,蔗糖0.5%,酵母膏0.2%,麸皮(煮汁)1.5%,KH2PO40.2%,MgSO40.15%,其余为无菌水;出菇袋培养:将发酵液按1∶10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培养料的出菇袋中,袋口朝外双排卧式码放于培养架上,在25℃培养80天,待菌丝体发育成熟后打包,置于冷库中在0℃冷刺激25d-30d;其中,菌袋培养基的成分为(w/v):棉籽壳28.0%、麸皮6.0%、玉米粉4.0%、白砂糖1.0%、KH2PO40.2%、石膏粉0.4%,其余为无菌水,pH值灭菌前以8-10为宜;出菇培养:①定位搔菌,将经冷刺激的菌袋移入菇棚并开袋,用消过毒的接种钩将菌袋口表面直径2.5cm~3.0cm部位的菌丝块钩掉,露出里面的培养料,注出菇水,每个菌袋(1.1-1.2kg)中注入0.2ml出菇水。②温差刺激,经搔菌的菌袋3d左右,搔菌处会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便可进行温差刺激,白天棚内温度15℃~18℃,夜间棚内温度5℃~8℃,昼夜温差10℃以上,湿度80%,光照300lx,CO2浓度<450mg/L,常用方法是白天棚上盖薄膜保温保湿,夜晚揭膜,打开通风口和门窗降温;这样需10d左右变温刺激,白色绒毛状菌丝会长成白色米粒状原基;③疏蕾出菇,当原基长至玉米粒大小时,用锋利的小刀将不健壮的原基切除,只保留一个最健壮的菇蕾,形成期的温度为白天18℃、夜晚8℃,湿度95%,光照600lx,CO2浓度<450mg/L;展开期、成熟期的温度为白天15℃、夜晚12℃,湿度90%,光照900lx,CO2浓度<450mg/L;这样培养约2周,就会形成肉质厚密的阿魏菇,一般阿魏菇从现蕾到采收需要12d~15d,二茬出菇采用去袋双排5~6层菌墙覆土栽培,采收两潮菇,生物转化率在80%~100%;其中,出菇水的配方为:α-奈乙酸0.0025%,赤霉素0.0025%,30烷醇0.025%,其余为无菌水;采收加工:在菌盖边缘尚未伸直前采收,用手抓住菇柄基部旋转拧下,将菇柄基部的培养基用小刀切去,然后用考贝纸包好,装入泡沫保鲜箱(约5kg)鲜销;也可将鲜菇切成片,并在45℃~70℃烘箱内烤干或自然晒干;也可按常规盐渍或加工成罐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恒雷;万红贵;张军,未经陈恒雷;万红贵;张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35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病例夹子
- 下一篇:均衡器特性最优化方法、传送系统、通信装置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