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4461.1 | 申请日: | 200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0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滨敦智;武市顺司;杉山卓史;林幸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S5/32 | 分类号: | H01S5/32;H01S5/0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 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1.一种发光装置,由射出激发光的激发光源、可弯曲地在长度方向延 伸且传送从所述激发光源射出的激发光的光导管、和对从所述激发光源射 出的且经由所述光导管的激发光进行吸收、波长变换并放出规定波长区域 的光的波长变换部件所构成,其特征是:
所述光导管,在射出激发光的一侧,具有比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相交的 横断面积更大的面积的端面,且由光导管前端部件支撑,
所述光导管和光导管前端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波长变换部件被覆,
光导管前端部件,在射出激发光的一侧,具有比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相 交的横断面积更大的面积的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光导管前端部件,在射 出激发光的一侧,具有在长度方向突出的边缘部被倒角化的形状的端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光导管,以在与长度方 向垂直相交的横断面上,中心部即芯的折射率大于周边部即包层的折射率 的方式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在光导管前端部件的侧 面形成凹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光导管及/或光导管前 端部件在射出激发光的一侧具有端面,所述端面具备凹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与波长变换部件 接触的导热性透光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从激发光源射出的激发 光是激光。
8.一种发光装置,具有发光元件、具备入射来自发光元件的光的入射 端部及出射光的出射端部并且可弯曲地延伸的光导管、透过从光导管出射 的光的透光性部件,所述发光装置具有光导管前端部件,该光导管前端部 件被覆光导管的出射端部侧的侧面,同时成为以光导管的出射端部的至少 一部分作为底部的凹部的侧壁,
所述透光性部件延伸到所述凹部,
所述光导管前端部件由使激发光及/或波长变换的光反射的材料构成,
所述透光性部件含有波长变换部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光导管前端部件的导热率高 于所述透光性部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透光性部件具有将来 自发光元件的光变换成不同波长区域的波长变换部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还具有与波长变换部件接 触的导热性透光膜。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元件是激光二极 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44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式橙花叔醇对照品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 下一篇:踏板驱动式运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