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影型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5478.9 | 申请日: | 200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6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古井志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5/74 | 分类号: | H04N5/74;G06T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海红;周春燕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 显示装置 显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型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尤其涉及投影型显示装置及 显示方法中修正在投影面上显示的图像的梯形失真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使用投影机使图像显示在屏幕上时,存在着因投影机与屏幕的相对 的角度,在屏幕上显示的图像(以下,称为“显示图像”)产生梯形失真 的情况。已知有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修正显示图像的梯形失真的梯形失 真修正(キ一スト一ン補正)的技术。
梯形失真修正,通过以下的过程来进行:例如利用CCD照相机等拍 摄部拍摄屏幕,从拍摄图像中检测屏幕的框边的图像,并根据所检测的屏 幕框边的图像,在投影机的液晶面板上将图像缩小形成为梯形形状。此外, 在屏幕的框边的一部分的图像未被从拍摄图像检测出的情况下,将未被检 测出的框边补全(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6-60447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以往技术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不能够依未被从拍 摄图像检测出的屏幕的框边的数量进行补全,从而不能够执行恰当的梯形 失真修正。
此外,这样的问题,不限于利用投影机在屏幕上显示图像时的梯形失 真修正,而是对于由通过投影使图像显示在投影面上的一般投影型显示装 置进行图像的梯形失真修正的情况,是共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使通过投影 而形成的显示图像的梯形失真修正的通用性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本发明可实现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 例。
[应用例1]
一种投影型显示装置,其通过投影使图像显示在投影面上,具备:
拍摄部,其通过拍摄而生成拍摄图像;
角度计算部,其计算前述投影面与前述投影型显示装置的相对的角度;
直线检测部,其检测前述拍摄图像中的至少一条基准线段;
线段补全部,其根据前述角度,设定前述拍摄图像中的至少一条补全 线段,使得与由前述基准线段和前述补全线段限定的区域对应的、前述投 影面上的区域成为矩形;以及
梯形失真修正部,其根据前述基准线段和前述补全线段,修正在前述 投影面上显示的图像的梯形失真。
在该投影型显示装置中,由于计算投影面与投影型显示装置的相对的 角度,根据角度,设定拍摄图像中的至少一条补全线段,使得与由基准线 段和补全线段限定的区域对应的、投影面上的区域成为矩形,并且根据基 准线段和补全线段修正在投影面上显示的图像的梯形失真,所以能够使通 过投影而形成的显示图像的梯形失真修正的通用性提高。
[应用例2]
应用例1所述的投影型显示装置,还包括:
消失点计算部,其根据前述角度,计算垂直消失点和水平消失点,该 垂直消失点是与垂直于预定的基准平面的任意的线对应的、前述拍摄图像 上的直线所应该通过的点,该水平消失点是与平行于前述预定的基准平面 的任意的线对应的、前述拍摄图像上的直线所应该通过的点。
在该投影型显示装置中,由于根据投影面与投影型显示装置的相对的 角度,计算与垂直于预定的基准平面的任意的线对应的、拍摄图像上的直 线所应该通过的垂直消失点和与平行于预定的基准平面的任意的线对应 的、拍摄图像上的直线所应该通过的水平消失点,所以能够使通过投影而 形成的显示图像的梯形失真修正的通用性提高。
[应用例3]
应用例2所述的投影型显示装置,其中:
前述直线检测部,检测前述拍摄图像中通过前述垂直消失点和前述水 平消失点的至少一方的直线上的线段,作为前述基准线段;
前述线段补全部,设定前述拍摄图像中通过前述垂直消失点和前述水 平消失点的至少一方的直线上的线段,作为前述补全线段。
在该投影型显示装置中,由于检测拍摄图像中通过垂直消失点和水平 消失点的至少一方的直线上的线段作为基准线段,并且设定拍摄图像中通 过垂直消失点和水平消失点的至少一方的直线上的线段作为补全线段,所 以能够根据基准线段和补全线段实现在投影面上显示的图像的梯形失真的 修正,能够使通过投影而形成的显示图像的梯形失真修正的通用性提高。
[应用例4]
应用例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型显示装置,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54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