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倚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5532.X | 申请日: | 200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8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大庭彻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永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倚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相对于成为座面的座垫可调整角度地固定作为靠背的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倚靠装置,涉及缩小了外径尺寸的座椅倚靠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座椅倚靠装置构成为,安装在座垫的垫侧臂上的机体架、安装在座椅靠背的靠背侧臂上的盖体能够相对转动,通过使安装在上述机体架上的锁定齿的外齿轮与形成在上述盖体内周面上的内齿轮啮合,限制机体架和盖体的相对转动,将上述座椅靠背保持在规定角度位置上。
近些年来,座椅靠背的厚度尺寸减小,如果设置在垫侧臂和靠背侧臂之间的车辆座椅倚靠装置的外径尺寸大,则将座椅处于完全水平状态时,车辆座椅倚靠装置从座椅上面突出。从而,存在减少车辆座椅倚靠装置的外径尺寸的需求。
如果像通常那样为了减少车辆座椅倚靠装置的外径尺寸,减少所有部件的外径尺寸,则由于上述内齿轮的内径尺寸减小,齿也变小,因此,强度降低。如果不减小齿以便不使齿的强度降低,通过减少齿的数量来减少外径尺寸,则使外齿轮相对于内齿轮移动一个齿的量时,座椅靠背相对于座垫的转动节距角会增大。需求不降低强度且内齿轮移动一个齿的量时,不增大座椅靠背的转动角度,缩小外径尺寸。
作为现有的车辆座椅倚靠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是公知的,该发明披露一种车辆座椅倚靠装置,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通过限制部件8,可相对转动地保持与座垫结合的机体架5和与座椅靠背结合的盖体7,限制部件8的端部和机体架5的端部通过焊缝19焊接结合。通过取消如图3所示那样用于覆盖机体架5端面的限制部件8向半径方向内侧的折回,能够减少折回的相反侧所必需的推压部分,由此,能够将比盖体7外周面更靠外周侧部分的尺寸从S1减少到S2,能够减少车辆座椅倚靠装置的外径尺寸。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108号公报
然而,盖体7的外径尺寸与机体架5的外周部厚度和限制部件8的厚度相加后的尺寸就是车辆座椅倚靠装置的外径尺寸,不能认为充分地减少了外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改变盖体7的外径尺寸就能减少整体外径尺寸的车辆座椅倚靠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车辆座椅倚靠装置,该车辆座椅倚靠装置包括:基座部件,其与座垫和相对该座垫可转动地固定在该座垫上的座椅靠背中的任一个相结合;转动部件,其与座垫和座椅靠背中的另一个相结合,同时在周向上可相对于上述基座部件自由转动,其在所述基座部件侧上形成有圆形凹部,在所述圆形凹部的内周面上形成内齿轮;筒形的支架,其覆盖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周面,同时一端部上形成轴向限制部,该轴向限制部相对于上述基座部件在轴向上对所述转动部件进行相对定位;锁定齿,其具有能与上述内齿轮啮合的外齿轮,该外齿轮能够向与上述内齿轮啮合、脱离的方向移动;凸轮,其推压所述锁定齿以使上述外齿轮与上述内齿轮啮合或脱离啮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转动部件的上述圆形凹部上,在轴向上的所述内齿轮的所述基座部件侧,形成支承内周面,另一方面,在所述基座部件上形成与该支承内周面滑动的圆形支承外周面,由此在半径方向上相对于上述基座部件对上述转动部件进行相对定位。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转动部件的圆形凹部内形成支承内周面,在基座部件上形成与该支承内周面滑动的圆形支承外周面,因此,转动部件的外周面上无需相对于基座部件可转动地支持转动部件的支承面。从而,无需在基座部件的外周部设置用于支持转动部件外周面的支持部,从而能够减少车辆座椅倚靠装置的外径尺寸。
本发明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车辆座椅倚靠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大致与上述转动部件的外径尺寸相同地设定所述基座部件的外径尺寸,同时利用支架覆盖上述基座部件的外周面,上述支架的另一端部与上述基座部件的外周面结合。
根据本发明,转动部件的半径方向外侧仅有支架,该支架的外径尺寸构成车辆座椅倚靠装置的外径尺寸,因此,能够减少车辆座椅倚靠装置的外径尺寸。
本发明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车辆座椅倚靠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座部件上一体形成环形的扩展限制部,该扩展限制部覆盖上述转动部件中形成有上述支承内周面的筒状端部的半径方向外侧,在该扩展限制部的端面上结合上述支架的另一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机工株式会社,未经富士机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55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本色餐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臭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