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自动除尘的空调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5922.7 | 申请日: | 200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5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翔;张辛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28;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除尘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自动除尘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器通常安装有过滤网,以便对空调器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但是经过空调器一段时间的运转后,过滤网上就会积灰,如果得不到清洁,就会增加风路的阻力,降低了送风效率。
但是,现有的对于过滤网的清洁通常是利用人工将该过滤网拆卸下来之后再进行清洁,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增加了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自动除尘的空调器,包括可进行正向转动以进行空调器的正常送风或反向转动以进行自动除尘的贯流风机、对于空调器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网和控制系统,当需要进行自动除尘时,控制系统控制贯流风机反向转动规定时间(T),从而除去过滤网上的灰尘。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当贯流风机进行正常送风运转的累计时间达到第一规定时间(T1)时,控制系统控制贯流风机反向转动规定时间(T),从而除去过滤网上的灰尘。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当贯流风机进行正常送风运转的单次连续运转时间达到第二规定时间(T2)时,控制系统控制贯流风机反向转动规定时间(T),从而除去过滤网上的灰尘。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当贯流风机进行正常送风运转的累计启动次数达到规定次数(A)时,控制系统控制贯流风机反向转动规定时间(T),从而除去过滤网上的灰尘。
本发明的空调器可以进一步在过滤网前后安装有风速测量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当过滤网前后的风速测量传感器所测得的数值的差大于第一规定风速差(V1)且持续第三规定时间(T3)时,控制系统控制贯流风机反向转动,当过滤网前后的风速测量传感器所测得的数值的差小于第二规定风速差(V2)且持续第四规定时间(T4)时,控制系统控制贯流风机停止反向转动。
本发明的空调器可以进一步在过滤网前后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当过滤网前后的压力测量传感器所测得的数值的差大于第一规定压力差(P1)且持续第五规定时间(T5)时,控制系统控制贯流风机反向转动,当过滤网前后的风速测量传感器所测得的数值的差小于第二规定压力差(P2)且持续第六规定时间(T6)时,控制系统控制贯流风机停止反向转动。
本发明的空调可以器进一步安装有电流互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当整个控制回路中的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值大于第一规定电流值(I1)且持续第七规定时间(T7)时,控制系统控制贯流风机反向转动,当整个控制回路中的马达的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值小于第二规定电流值(I2)且持续第八规定时间(T8)时,控制系统控制贯流风机停止反向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可自动除尘的空调器,通过控制贯流风机的反向转动来除去过滤网上的灰尘,从而防止由于过滤网积灰而造成的对于风路的阻力,提高了送风效率。并且,由于自动除去了过滤网上的灰尘,节省了通过人工清除所需花费的时间,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可自动除尘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可自动除尘的空调器10包括贯流风机1、过滤网2、控制系统4、进气口5、出风口6、以及排气口8,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而在过滤网的前后(过滤网2靠近进气口5的一侧为前,靠近贯流风机1的一侧为后)安装风速测量传感器3、3’或者压力测量传感器7、7’。其中,过滤网2用于对空调器从进气口5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贯流风机1既可以正向转动也可以反向转动,当贯流风机1进行正向转动时,空调器进行正常送风。即,在贯流风机1的正向转动下,风路是从空调器的进气口5进入空调器,经过过滤网2的过滤,然后经过随后一系列操作,最后从出风口6送出(贯流风机正向转动所形成的风路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而当贯流风机1反向转动时,则对着过滤网2吹风,所形成的风路与正常送风的方向相反,从而将积在过滤网2上的灰尘吹走,并使得这些灰尘随着贯流风机1反向转动所形成的风路而从排气口8排出(贯流风机反向转动所形成的风路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以下分别通过各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59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式蜂窝帘加工成形方法
- 下一篇:低铅的铜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