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燃机气门机构的防转板条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5961.7 | 申请日: | 200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9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H·凯勒;R·克拉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夫勒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14 | 分类号: | F01L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燃机 气门 机构 板条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3年12月16日、申请号为200380108842.9、 发明名称为“用于内燃机气门机构的防转板条和滚轮挺杆的结构”的 专利申请的分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气门机构的防转板条。
背景技术
这种导向板条在内燃机中用来防止做成滚轮挺杆的气门挺杆转 动,它同时用作装配辅助工具,并可以专门用于挺杆气门机构的滚轮 挺杆。
在一表示用于内燃机的导向板条的专利文献DE 197 12610A1中 说明,内燃机通常具有滚柱气门挺杆,它与一凸轮轴的凸轮升程部嵌 合。因为挺杆不允许绕其纵轴线旋转,因为挺杆上的滚柱必须和凸轮 升程部保持在同一平面内,挺杆在内燃机气缸体内用规定的固定装置 以合适的方法布置并防止其旋转。
在附图的图5中所示的按专利申请人一种较早的建议的导向板条 1具有多个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用于气门挺杆3的安装腔2。每两 个安装腔2成对设置,并与一插入孔4相连,一配备3喇叭状末端5 的气门挺杆3可插过该孔,气门挺杆3在其外壳面上设有削平平面。 它们和导向板条1上的削平平面6共同作用,该削平平面设置在安装 腔2内,如果插入到所述插入孔4内的气门挺杆3从那里移入两个成 对设置的安装腔2之一内的话。在这样运动时实现气门挺杆3纵轴的 平行移动。现在气门挺杆3的削平平面和导向板条1的削平平面6相 互支承,使得由导向板条1固定的气门挺杆3不可能绕其纵轴线旋转。
在从插入孔4中移到安装腔2中之后气门挺杆3沿其纵轴线方向 向下拉。这时气门挺杆3的喇叭状末端5到达导向板条1的扇形缺口 7内,该缺口配设于各个安装腔2。用这种方法防止气门挺杆3退入插 入孔4的运动。如果用这种方法使导向板条1完整地配备气门挺杆3, 那么它便可以装在内燃机上。
由US 5 088 455 A已知一种用于内燃机气门机构的防转板条,包 括在防转板条内按一定间距依次设置的用于安置插入的做成滚轮挺杆 的气门挺杆的安装腔。在此每个滚轮挺杆的外端部安装在防转板条的 一个底座中。但是该结构带有两个构成底座的指形件是非常复杂的, 这些指形件彼此的间距朝后逐渐变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造一种滚轮挺杆一安装和防转板条,它保证 挺杆在导向板条内,从而也在发动机内确切的方位,就像对于可控制 的滚轮挺杆所要求的那样。这种挺杆必须可以确定地装在发动机缸体 内,亦即挺杆的操纵机构(Schaltmechanismus)必须位于开关总油道 一侧。在装入位置挺杆必须是防转的。防转板条 应该设计成这样,使它可以和六个挺杆一起作为组件使用。此外它只 能在发动机缸体的一个位置和一个侧面上。挺杆应该固定在防转板条 内,以便不能轻易地重新掉出。
按照本发明建议在用于内燃机的气门机构的带有在防转板条上相 隔一定距离顺序设置的用来安装插入的做成滚轮挺杆的气门挺杆的安 装腔的防转板条中,按照本发明在滚轮挺杆上分别固定一矩形垫片, 以防止它绕自身纵向中心线旋转,此垫片包围滚轮挺杆并且贴靠在防 转板条上,插入安装腔内的滚轮挺杆的垫片的两个平行的起防转面作 用的纵侧面与防转板条的导向面接合。
按本发明优选,圆柱形安装腔以其中心相对于防转板条的纵向中 心线偏心地设置。
按本发明优选,在防转板条上构成一伸出的侧板,它相配合地嵌 入所述相应插入的滚轮挺杆的垫片的一缺口内。
本发明还建议一种用于内燃机气门机构的防转板条,具有在防转 板条内按一定间距依次设置的用于安装插入的做成滚轮挺杆的气门挺 杆的安装腔,其特征为:为了防止滚轮挺杆绕自身纵向中心线旋转在 所述滚轮挺杆的外壳面上分别构成两个平的削平平面形式的平行的防 转面,所述防转面支承在防转板条的导向面上,所述导向面位于配属 的安装腔内,并且防转板条的安装腔配设一称为锁孔的插入孔,相应 的滚轮挺杆沿自身纵轴方向插入所述锁孔内,接着朝防转板条的用来 防转的导向面轴线平行地移动,然后重新沿滚轮挺杆的纵轴线的方向 偏移,并且在防转板条上在安装腔区域内设一突起的凸起部,在滚轮 挺杆上在一个防转面区域内加工一径向槽,此槽在滚轮挺杆沿导向面 轴线平行地移动时围住防转板条的凸起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夫勒两合公司,未经谢夫勒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59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玻璃升降器外置线轮组装结构
- 下一篇:汽车玻璃升降器缓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