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6194.1 | 申请日: | 200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6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西尾昭彦;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72/12 | 分类号: | 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 朦;王艳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为申请日为2004年8月4日、申请号为200480021667.4,发 明名称为“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无线通信装置及接收质量报告方法,尤其涉及利用适 应调制及调度进行高速分组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接收质量报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3GPP的HSDPA(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 下行分组接入)中,为了下行线路高速分组传输,采用按照传播路径状 况适应控制调制方式的自适应调制和发送传播路径状况比较好的用户信 号的调度。在作为后三代(beyond 3G)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方式研讨的 OFDM和MC-CDMA(例如,参照原、川端、段、关口著《使用了频率 调度的MC-CDM方式》信学技报RCS2002-129、2002年7月、pp.61-pp.66) 等多载波传输中,正在打算通过使用多个副载波实现高速传输。在这样 的传输方式中,正在研讨按每个副载波进行自适应调制和调度。进行这 样的自适应调制和调度的系统中需要移动站向基站报告瞬时的各副载波 的信道质量信息(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
移动站向基站报告有关全部副载波分量的每1个副载波各自的CQI。 基站考虑来自各移动站的CQI,并根据规定的调度算法,决定有关各移 动站使用的副载波、调制方式及编码率。一般来说,对于各移动站分别 分配传播路径状况比较好的副载波,并使用其传播路径状况上满足规定 分组差错率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基站对多个移动站同时发送时,使用 来自全体用户的全部副载波的CQI进行频率调度。即,如有64个副载波, 就需要各移动站报告64个CQI。此时,如果用5位来表示CQI,那么平 均一个用户就需要按各无线帧发送合计64×5=320位。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存在由于用于CQI报告的信 号量变得庞大,给上行线路的其它数据信道及其它的小区造成的干扰变 大,使可发送的数据容量大大地减少的问题。还存在由于用于CQI报告 的信号量变得庞大,移动站的消耗功率变大,电池的持久性变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可包括:取得单元,从基站获取 请求信息;测量单元,利用接收信号测量通信频带内的多个副载波频带 的各个副载波频带的接收质量;选择单元,从所述多个副载波频带中按 照接收质量良好的序号选择由CQI的个数所指示的个数的副载波频带; 以及报告单元,根据所述请求信息,将表示所选择的副载波频带的接收 质量的信息报告给所述基站。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可包括:从基站获取请求信息 的步骤;利用接收信号测量通信频带内的多个副载波频带的各个副载波 频带的接收质量的步骤;从所述多个副载波频带中,按照接收质量良好 的序号选择由CQI的个数所指示的个数的副载波频带的步骤;以及根据 所述请求信息,将表示所选择的副载波频带的接收质量的信息报告给所 述基站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2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基站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3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频率轴上的副载波的配置图;
图4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信号格式图;
图5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信号格式图;
图6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7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8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基站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9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信号格式图;
图10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11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基站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12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信号格式图;
图13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信号格式图;
图14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以及
图15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基站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61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径向热管省煤器
- 下一篇: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装置和分组顺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