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车驿站循环蓄电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6300.6 | 申请日: | 200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2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永兵 |
主分类号: | B62D63/06 | 分类号: | B62D63/06;B60K1/04;B60R16/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21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驿站 循环 电车 | ||
技术领域:
我发明电力车驿站循环蓄电车的技术领域,从理论上是完全可以通过的,因为当今已有了电力车技术。只不过我的发明技术领域是将当今最先进电力车电池设备,拆迁在我发明的循环蓄电车里面。为什么电池设备用另一辆车轮安装方式,是为了确保电力车在各地驿站,和当今燃油汽车一样,迅速更换充足的能源,保证电力车长期不间断连续的行驶。
背景技术:
我发明电力车驿站循环蓄电车就是钢框架下有两个负重车轮和活动方向轮载电池设备,并且电力车拖栓住我发明循环蓄电车。保证完整的安全、灵活和美观等技术,可以参考火车厢与火车厢怎样牢固的拖栓等技术去专题研究。
发明内容:
地球上的石油总有一天会枯竭,本发明很可能是未来,当今燃油汽车的替代车之一。
当今电力车之所以不能在市场上大规模推广,原因是电力车虽非常环保,但由于当今电力车行驶消耗电能后,需要较长时间充电,导致此主要原因是不能长时间连续行驶,所以当今电力车不能被市场所欢迎。
而我发明的循环蓄电车,就是为了完全解决电力车不能长时间连续行驶的弊端:如果我们把当今最先进,蓄电时间最长电力车的蓄电池设备拆迁在我发明的循环蓄电车上,而且一辆电力车应配二辆左右循环蓄电车。指出的是电池蓄电容量越大和电池充满的时间越快,电力车驿站配备的循环蓄电车越少。
当一辆循环蓄电车给电力车提供电能行驶,另一辆循环蓄电车则放在家里或停放在设计科学的各地公共电力车驿站充电待用。当电力车行驶时的电能快消耗完时,此电力车应在附近电力车驿站,就像当今汽车加石油一样更换循环蓄电车。通俗点也就是更换充满电能的蓄电池继续连续行驶。由于更换较重的蓄电池电能是车,有两个大负重车轮和一小方向轮,移动时会很方便不吃力,循环蓄电车更换时只要插好拖栓和能源电线就行。因为有方便的车轮,很可能比当今燃油汽车加石油速度更快。
电力车驿站循环蓄电车就如中国古代送信件的驿站一样,信件不休息马休息,路程再长最终也能到达目的地。而我发明的电力车驿站计划也同样,电力车不休息,循环蓄电车休息,保证让非常环保的电力车连续的行驶。
循环蓄电车可以反时间充电,即后半夜23点到早晨5点,给部分循环蓄电车充电,可以达到平衡和节约国家电能的作用。
关于电力车与循环蓄电车相连结的拖栓等,怎样设计绝对的安全、方便及美观,我已有设计,由于需要较长的记叙,待国家重视此发明后,我再与专家详细的讨论研究。
附图说明:
图1公共客运电力车表面图
A是公共客运电力车
B是循环蓄电车
C是拖栓
图2轿车型电力车表面图
A是轿车型电力车或出租电力车
B是循环蓄电车
C是拖栓
图3循环蓄电车底盘图
A1和A2是负重的车轮。作用是蓄电池设备的总重量让此两个车轮载重,并和电力车相等行驶。
B是四周活动方向轮。作用是电力车更换循环蓄电车时更灵活,使更换的时间更少。
摘要附图和图3同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人类早日享受到电力车驿站循环蓄电车给社会环境带来的优势,我主张刚开发电力车驿站循环蓄电车时,全国短途客运或农村等乡镇的电力车,先可以不用驿站循环给电力车电能。因为一辆电力车配备有二辆循环蓄电车,此两辆循环蓄电车在家或行驶方便的熟人家或出租点,循 环给电力车充电就完全可以保证电力车连续的行驶。
有人会说循环蓄电车不大,约1.2米×1.5米左右的占地面积,但多时也占面积。如电力车驿站如无宽阔的面积,我建议可以学沿海港口存放集装箱一样,设计用钢框架堆存,这样可以向天空要更多的空间面积。
未来机动车不是加不环保的燃油而是在各地驿站更换非常环保的循环蓄电车。特别强调是制造循环蓄电车时,要有长远的目光,必须达到全世界在质量和外观等上是完全统一标准技术,并且电池、仪表等必须是当今国际最先进技术。否则,达不到以上两点,电力车在驿站更换循环蓄电车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和纠纷。
循环蓄电车主要拖挂在电力车外面和车里面有两种方式,此两种各有优点和缺点:一、循环蓄电车可直接拖挂在电力车后面,可使电力车内更宽阔,但占公路面积。二、循环蓄电车也可设计拖挂在电力车后轮里面包装起来,可不占公路面积,但电力车内缩小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永兵,未经刘永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63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